郡有青原老

出自:宋代·项安世《五月四日贺杨秘书知吉州五十韵》

拼音:[jùn][yǒu,yòu][qīng][yuán][lǎo]

平仄:仄仄平平仄

自识杨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来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闻誉,抠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觉志拳拳。
不谓攀天箐,仍逢泛水莲。
兹为元礼御,始执晏平鞭。
远客心危甚,仁人教谒焉。
精能嘉旧作,虚滥鄙新妍。
赠送时三复,经行虑十全。
趍隅残腊月,判袂暮春天。
度夏留巴国,开秋迓蜀船。
追锋承诏急,系缆为情牵。
漕席尊同右,辕门谒并先。
高登诸葛庙,郎咏少陵篇。
岁月催行李,云霄入峻躔。
侧聆参帝牒,俄见贰州权。
进退朝绅竦,恩威俗珥悛。
我分湘麓教,公返汝溪廛。
城郭当来往,书题审食眠。
误恩叨给札,假道惬登筵。
竟日留输写,忧时共涕涟。
岁丁昭奋纪,律值夹姑旋。
谬上鳌扉对,惭充玉府仙。
争惊寒暑变,遐想鬓毛迁。
吉语闻收召,枢筹赖绎编。
遂酬平昔愿,信有切磋缘。
崇礼明真学,修辞戒妄编。
河东来属尔,阳翟去翩然。
世道重开辟,皇情极聘筵。
复来嗟黾勉,同直幸缠绵。
有得皆令饫,逢疑必为蠲。
性情深灌埴,言行密裁朘。
指点吟哦字,铺陈献纳笺。
得师今以始,尚友昔无前。
贤念怀符竹,愚悰慕菽饘。
清班难共恋,良悟迫俱捐。
骐骥先辞枥,驽骀续跨鞯。
离群悲欲割,示训语期镌。
王宋摛文备,曾苏草奏便。
意精言凿凿,事析理平平。
养气归深厚,持身趣重坚。
吕公贤赞确,仲子戒辞专。
永寘盘盂里,终怀杖屦边。
此州多白粲,故部即青毡。
畏爱群心治,纲条众目联。
弛张元有见,宽猛冀无偏。
郡有青原老,人如绿野贤。
年高能著述,身健早林泉。
故事堪频扣,成书为远传。
西江足鱼雁,秋浦正相连。

查看原文

注释

【青原】1.山名。在江西庐山东南。 2.绿色原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郡】

郡【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原】

原【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愚袁切,音元。《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

《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註》孟康曰:原,本也。

《爾雅·釋言》原,再也。《疏》重再也。《易·比卦》原筮元永貞。《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前漢·禮樂志》以沛宮爲原廟。《註》師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廟,更重立也。

《韻會》推原也。《易·繫辭》原始要終。《前漢·薛宣傳》原心定罪。《註》師古曰:原,謂尋其本也。《管子·戒篇》春出,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註》原,察也。

宥罪曰原。《晉書·潘岳傳》會詔原之。

通作源。《前漢·食貨志》猶塞川原爲潢洿也。《註》師古曰:原,謂水泉之本也。

姓。《廣韻》孔子弟子有原憲。《前漢·趙廣漢傳》潁川大姓原褚。《註》原褚,二姓也。

州名。《韻會》漢高平縣,魏爲鎮州,又攺原州。

《韻補》叶虞雲切。《史記·敘傳》懷王客死,蘭咎屈原。好諛信讒,楚幷于秦。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相关诗句
秋浦正相连 西江足鱼雁 成书为远传 故事堪频扣 身健早林泉 年高能著述 人如绿野贤 郡有青原老 宽猛冀无偏 弛张元有见 纲条众目联 畏爱群心治 故部即青毡 此州多白粲 终怀杖屦边 永寘盘盂里 仲子戒辞专 吕公贤赞确 持身趣重坚 养气归深厚 事析理平平 意精言凿凿 曾苏草奏便 王宋摛文备 示训语期镌 离群悲欲割 驽骀续跨鞯 骐骥先辞枥 良悟迫俱捐 清班难共恋 愚悰慕菽饘 贤念怀符竹 尚友昔无前 得师今以始 铺陈献纳笺 指点吟哦字 言行密裁朘 性情深灌埴 逢疑必为蠲 有得皆令饫 同直幸缠绵 复来嗟黾勉 皇情极聘筵 世道重开辟 阳翟去翩然 河东来属尔 修辞戒妄编 崇礼明真学 信有切磋缘 遂酬平昔愿 枢筹赖绎编 吉语闻收召 遐想鬓毛迁 争惊寒暑变 惭充玉府仙 谬上鳌扉对 律值夹姑旋 岁丁昭奋纪 忧时共涕涟 竟日留输写 假道惬登筵 误恩叨给札 书题审食眠 城郭当来往 公返汝溪廛 我分湘麓教 恩威俗珥悛 进退朝绅竦 俄见贰州权 侧聆参帝牒 云霄入峻躔 岁月催行李 郎咏少陵篇 高登诸葛庙 辕门谒并先 漕席尊同右 系缆为情牵 追锋承诏急 开秋迓蜀船 度夏留巴国 判袂暮春天 趍隅残腊月 经行虑十全 赠送时三复 虚滥鄙新妍 精能嘉旧作 仁人教谒焉 远客心危甚 始执晏平鞭 兹为元礼御 仍逢泛水莲 不谓攀天箐 已觉志拳拳 未能情款款 抠衣亟致虔 逆旅初闻誉 丁未向西川 甲辰来右淛 于今十二年 自识杨夫子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