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何曾见一人

出自:宋代·白玉蟾《云游歌》

拼音:[lù][shàng,shǎng][hé,hē,hè][zēng,céng][jiàn,xiàn][yī][ré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云游难,云游难,
万里水烟四海宽。说着这般滋味苦,
教人怎不鼻头酸。初别家山辞骨肉,
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师访道难,
今夜不知何处宿。不觉行行三两程,
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卖尽,
路上何曾见一人。初到孤村宿孤馆,
鸟啼花落千林晚。晚朝早膳又起行,
只有随身一柄伞。渐渐来来兴化军,
风雨萧萧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毵瑉,
囊中尚有三两文。行得艰辛脚无力,
满身瘙痒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条条,
思欲归乡归未得。争奈旬余守肚饥,
埋名隐姓有谁知。来到罗源兴福寺,
遂乃捐身作仆儿。初作仆时未半月,
复与僧主时作别。火云飞上支提峰,
路上石头如火热。炎炎畏日正烧空,
不堪赤脚走途中。一块肉山流出水,
岂曾有扇可摇风。且喜过徐三伏暑,
踪迹于今复剑浦。真个彻骨彻髓贫,
荒郊一夜梧桐雨。黄昏四顾泪珠流,
无笠无蓑愁不愁。偎傍茆檐待天晓,
村翁不许住檐头。闻说建宁人好善,
特来此地求衣饭。耳边但闻惭愧声,
阿谁可具慈悲眼。忆着从前富贵时,
低头看鼻皱双眉。家家门首空舒手,
那有一人怜乞儿。福建出来到龙虎,
上清宫中谒宫主。未相识前求挂搭,
知堂嫌我身繿缕。恰似先来到武夷,
黄冠道士叱骂时。些儿馊饭冷熟水,
道我孤寒玷辱伊。江之东西湖南北,
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
千山万水空碌碌。云游不觉已多年。
道友笑我何风颠。旧游经复再去来。
大事忽忽莫怨天。我生果有神仙分,
前程有人可师问。于今历练已颟顸,
胸中不着一点闷。记得兵火起淮西,
凄凉数里皆横尸。幸而天与残生活,
受此饥渴不堪悲。记得武林天大雪,
衣衫破碎风刮骨。何况身中精气全,
犹自冻得皮迸血。又思古庙风雨时,
香炉无火纸钱飞。神号鬼哭天惨惨,
露冷云寒猿夜啼。又思草里卧严霜,
月照苍苔落叶黄。未得些儿真受用,
如何禁得不凄凉。偶然一日天开眼,
陈泥丸公知我懒。癸丑中秋野外晴,
独坐松阴说长短。元来家里有真金,
前日辛勤枉用心。即得长生留命诀,
结茆静坐白云深。炼就金丹亦容易,
或在山中或在市。等闲作此云游歌,
恐人不识云游意。

查看原文

注释

【路上】1.在路途中。 2.道路上面。 3.犹言手面上,眼前。
【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一人】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 2.一个人。 3.犹一体。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路】

路【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

《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門,寢曰路寢,車曰路車。

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註》路鼓,四面鼓也。

弓也。《史記·孝武紀》路弓乗失。

傾貌。《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路。《註》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與輅同。《禮·月令》乗鸞路。《釋文》路本又作輅。

姓。《急就篇註》路,水名也。

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路溫舒。

《集韻》歷各切,音洛。《前漢·揚雄傳》爾廼虎路三嵏以爲司馬。《註》晉灼曰:路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曾】

曾【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

《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

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

《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

《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註》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之意耳。

《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註》曾,舉也。

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

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

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無音,止當音增。《韻會》今詳曾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相关诗句
恐人不识云游意 等闲作此云游歌 或在山中或在市 炼就金丹亦容易 结茆静坐白云深 即得长生留命诀 前日辛勤枉用心 元来家里有真金 独坐松阴说长短 癸丑中秋野外晴 陈泥丸公知我懒 偶然一日天开眼 如何禁得不凄凉 未得些儿真受用 月照苍苔落叶黄 又思草里卧严霜 露冷云寒猿夜啼 神号鬼哭天惨惨 香炉无火纸钱飞 又思古庙风雨时 犹自冻得皮迸血 何况身中精气全 衣衫破碎风刮骨 记得武林天大雪 受此饥渴不堪悲 幸而天与残生活 凄凉数里皆横尸 记得兵火起淮西 胸中不着一点闷 于今历练已颟顸 前程有人可师问 我生果有神仙分 大事忽忽莫怨天 旧游经复再去来 道友笑我何风颠 云游不觉已多年 千山万水空碌碌 广闽淮海数万里 浙之左右接西蜀 江之东西湖南北 道我孤寒玷辱伊 些儿馊饭冷熟水 黄冠道士叱骂时 恰似先来到武夷 知堂嫌我身繿缕 未相识前求挂搭 上清宫中谒宫主 福建出来到龙虎 那有一人怜乞儿 家家门首空舒手 低头看鼻皱双眉 忆着从前富贵时 阿谁可具慈悲眼 耳边但闻惭愧声 特来此地求衣饭 闻说建宁人好善 村翁不许住檐头 偎傍茆檐待天晓 无笠无蓑愁不愁 黄昏四顾泪珠流 荒郊一夜梧桐雨 真个彻骨彻髓贫 踪迹于今复剑浦 且喜过徐三伏暑 岂曾有扇可摇风 一块肉山流出水 不堪赤脚走途中 炎炎畏日正烧空 路上石头如火热 火云飞上支提峰 复与僧主时作别 初作仆时未半月 遂乃捐身作仆儿 来到罗源兴福寺 埋名隐姓有谁知 争奈旬余守肚饥 思欲归乡归未得 茫然到此赤条条 满身瘙痒都生虱 行得艰辛脚无力 囊中尚有三两文 惟一空自赤毵瑉 风雨萧萧欲送春 渐渐来来兴化军 只有随身一柄伞 晚朝早膳又起行 鸟啼花落千林晚 初到孤村宿孤馆 路上何曾见一人 身上衣裳典卖尽 人言此地是漳城 不觉行行三两程 今夜不知何处宿 思量寻师访道难 腰下有钱三百足 初别家山辞骨肉 教人怎不鼻头酸 说着这般滋味苦 万里水烟四海宽 云游难 云游难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