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明映缦藏

出自:唐代·白居易《江南喜逢萧》

拼音:[xiū][míng][yìng][màn][cáng,zà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场。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 师子寻前曲,声儿出内坊。花深态奴宅,竹错得怜堂。 庭晚开红药,门闲荫绿杨。经过悉同巷,居处尽连墙。 时世高梳髻,风流澹作妆。戴花红石竹,帔晕紫槟榔。 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选胜移银烛,邀欢举玉觞。炉烟凝麝气,酒色注鹅黄。 急管停还奏,繁弦慢更张。雪飞回舞袖,尘起绕歌梁。 旧曲翻调笑,新声打义扬。名情推阿轨,巧语许秋娘。 风暖春将暮,星回夜未央。宴余添粉黛,坐久换衣裳。 结伴归深院,分头入洞房。彩帷开翡翠,罗荐拂鸳鸯。 留宿争牵袖,贪眠各占床。绿窗笼水影,红壁背灯光。 索镜收花钿,邀人解袷裆。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 怕听钟声坐,羞明映缦藏。眉残蛾翠浅,鬟解绿云长。 聚散知无定,忧欢事不常。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去住青门外,留连浐水傍。车行遥寄语,马驻共相望。 云雨分何处,山川共异方。野行初寂寞,店宿乍恓惶。 别后嫌宵永,愁来厌岁芳。几看花结子,频见露为霜。 岁月何超忽,音容坐渺茫。往还书断绝,来去梦游扬。 自我辞秦地,逢君客楚乡。常嗟异岐路,忽喜共舟航。 话旧堪垂泪,思乡数断肠。愁云接巫峡,泪竹近潇湘。 月落江湖阔,天高节候凉。浦深烟渺渺,沙冷月苍苍。 红叶江枫老,青芜驿路荒。野风吹蟋蟀,湖水浸菰蒋。 帝路何由见,心期不可忘。旧游千里外,往事十年强。 春昼提壶饮,秋林摘橘尝。强歌还自感,纵饮不成狂。 永夜长相忆,逢君各共伤。殷勤万里意,并写赠萧郎。

查看原文

注释

【羞明】怕见亮光。亦指由视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畏光症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羞】

羞【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

《廣韻》致滋味爲羞。《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

《禮·月令》群鳥養羞。《註》羞謂所食也。

《廣韻》進也。《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傳》已進告汝之後。

《廣韻》恥也。《書·說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

《韻補》叶息救切。《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正字通》俗作羞。◎按說文在丑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映】

映【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

《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

《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㬒,不明也。

【缦】

縵【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半切,音幔。《說文》繒無文也。漢律曰:賜衣者,縵表白裏。

《周禮·春官·巾車》卿乗夏縵。《註》五采畫無瑑。《疏》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左傳·成五年》絳服乗縵。《註》車無文。

《前漢·食貨志》一歲之收,常過縵田。《註》縵田,謂不爲甽者也。

《廣韻》謨晏切《集韻》莫晏切,音幔。《周禮·春官·磬師》敎縵樂。《註》縵,謂雜聲之和樂者也。《禮·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註》操縵,雜弄弦屬。

《莊子·齊物論》縵者,窖者,密者。《音義》縵,寛心也。《又》大恐縵縵。《音義》齊死生貌。

《集韻》《韻會》。

《韻補》叶莫半切,緩縵也。《舜卿雲歌》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藏】

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相关诗句
并写赠萧郎 殷勤万里意 逢君各共伤 永夜长相忆 纵饮不成狂 强歌还自感 秋林摘橘尝 春昼提壶饮 往事十年强 旧游千里外 心期不可忘 帝路何由见 湖水浸菰蒋 野风吹蟋蟀 青芜驿路荒 红叶江枫老 沙冷月苍苍 浦深烟渺渺 天高节候凉 月落江湖阔 泪竹近潇湘 愁云接巫峡 思乡数断肠 话旧堪垂泪 忽喜共舟航 常嗟异岐路 逢君客楚乡 自我辞秦地 来去梦游扬 往还书断绝 音容坐渺茫 岁月何超忽 频见露为霜 几看花结子 愁来厌岁芳 别后嫌宵永 店宿乍恓惶 野行初寂寞 山川共异方 云雨分何处 马驻共相望 车行遥寄语 留连浐水傍 去住青门外 别骑促晨装 离筵开夕宴 忧欢事不常 聚散知无定 鬟解绿云长 眉残蛾翠浅 羞明映缦藏 怕听钟声坐 私语口脂香 暗娇妆靥笑 邀人解袷裆 索镜收花钿 红壁背灯光 绿窗笼水影 贪眠各占床 留宿争牵袖 罗荐拂鸳鸯 彩帷开翡翠 分头入洞房 结伴归深院 坐久换衣裳 宴余添粉黛 星回夜未央 风暖春将暮 巧语许秋娘 名情推阿轨 新声打义扬 旧曲翻调笑 尘起绕歌梁 雪飞回舞袖 繁弦慢更张 急管停还奏 酒色注鹅黄 炉烟凝麝气 邀欢举玉觞 选胜移银烛 暖手小香囊 拂胸轻粉絮 钗垂小凤行 鬓动悬蝉翼 帔晕紫槟榔 戴花红石竹 风流澹作妆 时世高梳髻 居处尽连墙 经过悉同巷 门闲荫绿杨 庭晚开红药 竹错得怜堂 花深态奴宅 声儿出内坊 师子寻前曲 幽会共平康 寓居同永乐 多陪欢宴场 忆昔嬉游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