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舜谟赵允书高德公三子晚过因谈诗法漫赋长歌兼述别意

朝代:明代 作者:谢榛

峨冠野服非凡质,对榻论诗坐终日。
力搜东海宝珠来,法转西天龙象出。
楚猿乱聒夜冥冥,谁听湘妃鼓瑶瑟。
欲为古调高可跻,赋声好振太行西。
莫画少陵神自合,更深梦落浣花溪。
江通鱼腹山无隔,月照峨眉路不迷。
醒来归思候晨鸡,春草未生羸马嘶。
黄金筑台战国术,何必郭生志与齐。
凤城花时兴逾远,北岳有灵迎杖藜。
攀萝蹑屐殊萧散,笔扫层崖秃千管。
气横大漠雕不飞,响彻空林虎应断。
荷衣独立最高峰,老骨欲仙无寒煖。
洗兵焉得挽天河,阴山单于近纳款。
尚思朋辈共离樽,燕赵茫茫目力短。
壮怀奋激歘乘风,若木扶桑指顾中。
他年相见重把手,宁羡征南矍铄翁。

1495~1575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一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他年轻时刻意为歌诗﹐渐渐闻名于当世。入京后就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建立诗社﹐谢榛为长。但随着李攀龙的名声大﹐再加上他论诗与李攀龙的意见有所不合﹐于是李攀龙与他绝交﹐王世贞等人袒护李攀龙而排挤谢榛。但谢榛诗名已着﹐从此他遍游诸藩王之间﹐先秦﹑晋﹐后燕﹑赵。他从布衣终其身﹐死在游历途中的大名。谢榛论诗的主张主要表现在《四溟诗话》里。他的基本态度是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也是极力主张模拟盛唐﹐鄙视宋人﹐并且认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岂有不法前贤而法同时者﹖"但与李攀龙等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14家"咸可为法"﹐并且看到这些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迭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熏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他强调﹐对这14家应"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谢榛较重视诗歌创作中各有所得的"天机"和"超悟"。由此出发﹐他强调情真﹐不要摹拟太甚:"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并且还强调"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独创性。这些看法显然比李攀龙诗论开通和高明。但是﹐谢榛尽管提倡"超悟"﹐提倡道他人所未道﹐其目的主要还在追求诗篇中的"警句"。他认为:"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而且认为这类"超悟"式的独特的警句﹐既可以通过"静室隐几﹐冥搜邈然"的办法﹐也可以通过"阅书醒心﹐忽然有得"的办法﹐这些都是脱离生活的错误门径。他的诗歌创作有时仅得佳句而难见完篇﹐这种现象正是他创作指导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谢榛的诗歌创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发抒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如《夜坐感怀寄徐文山》等篇﹐苦情愁绪﹐溢于言表。他描写旅途的困顿也颇为真切精细:"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雨中宿榆林店》)诗人也时常升腾起"他年学耕稼"(《春夜即事》)和"亦有逃禅意"(《暮秋夜柬宗上人》)的愿望。但实际上他仍然是到处奔波。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秦﹑晋﹑燕﹑赵﹐所以塞外风光常常出于笔端。象《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诗﹐较为生动地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景色﹐也表现塞外人们的风貌和情怀:"弯弧仰射双鵰下﹐日晚穹庐带雪归"﹐"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有些诗歌还吐露出他期望良将守边的想法。他在《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里就大声疾呼:"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谢榛善长近体﹐五律更优。如《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迎黄花山》:"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子长耽胜绝﹐猿鸟莫相猜。"句烹字炼﹐表现出他风度端凝的艺术功力。此外﹐他的一些七绝也能节制精严﹑神采焕发﹐如《怨歌行》等﹐抒发情怀﹐颇为蕴藉。着有《四溟集》24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意难忘

[近现代] 饶宗颐

汀柳舒黄,忆簪花驻马,修褉浮觞。
移春天作美,微步海生香。
烟吐媚、袜生凉。
看水皱苍浪。
甚引卿、愁边中酒,与说端相。
凌波玉剪犹双。
只桃花浅笑,不见刘郎。
云涯思楚泽,烟粉惜吴妆。
牵别意、挂愁肠。
厮见亦何妨。
傍柳阴、斜阳小立,樱笋时光。

题吴景禧栖碧楼

[宋代] 方樗

白叟无人识,青山是故知。
一从觞菊后,两过浴兰时。
入暑重逢此,追凉约更谁。
清风觉相变,未忍数归期。

劳山纪游百咏选七十九首 其三十六

[近现代] 黄公渚

漫寻丹灶吊长春,玉蕊楼高迹已陈。
篆叶楸兼书带草,康成书院委荒榛。

十三澳诗

[清代] 胡健

一屿孤悬澎岛西,小门风乱水云迷。
珊瑚海底鱼龙护,文石山头凤鸟啼。
夜半横礁喧挂网,春深合界课耕犁。
堑分内外帆樯集,共讶泉台百货齐。

失题

[明代] 释今沼

我有异乡客,辞家度山川。
山川修且阔,一别己经年。
愁思不能寐,复忆时岁迁。
秋风吹飞叶,明月已下弦。
披衣出郭门,不知陌与阡。
何以慰我怀,短诗不盈篇。
青青之子衿,悠悠伤我心。

秋思偕陈心畬作二首 其二

[清代] 蒋葆元

我亦悲秋者,飙轮感岁华。
风蝉咽残柳,霜蝶媚幽花。
山水供诗料,烟波隐钓槎。
浮生何恋恋,随处是吾家。

立秋日书怀

[宋代] 王畴

一岁中分气序平,夫何犹有感秋情。
已饶健鹘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树声。
桐叶渐愁经雨坠,桂枝还喜得风生。
夜凉频惬山居兴,天澹银河彻晓清。

鼓镇龙潭峡观竞渡

[明代] 李贞

峡山晴带霞,峡水倒流花。
方渚停千舫,寒潭浸几家。
飞舟海客渡,急鼓醉人挝。
何处来神女,凌波出水涯。

冬怀

[近现代] 王锡玙

腊雪霏霏白满天,梅花笑我过残年。
荻葩绽出吴江冷,柳絮飘来枯树妍。
岭上梅花争放萼,窗前修竹叹虚延。
从今不慕封侯印,常傍慈亲作散仙。

二月宿小圃山家用唐韵

[明代] 粱沛

提筐我入采山芝,正是春分二月时。
涧草雨馀浮绿远,岩花风软送香迟。
缘崖蹑屐探奇崛,坐树斜身凭曲枝。
暂借此中閒数日,鹿麋不是老相知。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