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猛毒兮曹聚

出自:唐代·元结《演兴四首·闵岭中》

拼音:[bǐ][měng][dú,dài][xī][cáo][jù]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群山以延想,吾独闵乎岭中。
彼岭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峰。
殊閟绝之极颠,上闻产乎翠茸。
欲采之以将寿,眇不知夫所从。
大渊蕴蕴兮绝嶘岌岌,非梯梁以通险,当无路兮可入。
彼猛毒兮曹聚,必凭托乎阻修。
常儗儗兮伺人,又如何兮不愁。
彼妖精兮变怪,必假见于风雨。
常闪闪而伺人,又如何兮不苦。
欲仗仁兮托信,将径往兮不难。
久懹懹以忄夌惋,却迟回而永叹。
若不可乎遂已,吾终保夫直方。
则必蒙皮篻以为矢,弦毋筱以为弧。
化毒铜以为戟,刺棘竹以为殳。
得猛烈之材,获与之而并驱。
且舂刺乎恶毒,又引射夫妖怪。
尽群类兮使无,令善仁兮不害。
然后采梫榕以驾深,收枞橞兮梯险。
跻予身之飘飘,承予步之足炎足炎。
入岭中而登玉峰,极閟绝而求翠茸。
将吾寿兮随所从,思未得兮马如龙。
独翳蔽于山颠,久低回而愠瘀。
空仰讼于上玄,彼至精兮必应。
宁古有而今无,将与身而皆亡。
岂言之而已乎。

查看原文

注释

【曹聚】群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彼】

彼【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補委切《集韻》補靡切,上聲。《說文》往有所加也。《玉篇》對此之稱。《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禮·檀弓》爾之愛我也,不如彼。

外之之詞。《論語》彼哉彼哉。《疏》言如彼人哉無足稱也。

《廣韻》也,邐也。

【猛】

猛【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蜢。《說文》健犬也。

氏,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鋋猛氏。《註》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毛淺,有光澤,名猛氏。

《玉篇》健也。《廣韻》勇猛。《禮·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玉篇》嚴也。《左傳·昭二十年》惟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

《玉篇》惡也,害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

虎猛縣,屬西河郡。猛陵縣,屬蒼梧郡。皆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淮南子·地形訓》汝出猛山。

姓。《廣韻》左傳晉大夫猛獲之後。

【毒】

毒【辰集下】【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徒沃切,音碡。《博雅》惡也。一曰害也。《書·盤庚》惟汝自生毒。《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

深害曰漸毒。《莊子·胠篋篇》漸毒頡滑。

痛也,苦也。《詩·大雅》民之貪亂,寧爲荼毒。《後漢·蘇章傳》分骸斷首,以毒生者。《註》毒,苦也。

恨也。《馮衍·顯志賦》惡叢巧之亂世兮,毒縱橫之敗俗。《註》毒,恨也。《後漢·袁紹傳》令人憤毒。

藥名。《周禮·天官·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鄭註》毒藥,藥之辛苦者。藥之物恆多毒。

《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註》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堥,置石膽、丹砂、雄黃、礜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

魚毒,木名。見《爾雅·釋木》。《急就篇》註云:芫華,一名魚毒。漁者投之水中,魚卽死而浮出,故以爲名。芫,或作杬。

雞毒,烏頭別名。《淮南子·主術訓》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然良醫索而藏之,有所用也。

狗毒、繩毒,俱草名,見《爾雅·釋草》疏。

置毒於物曰毒。《左傳·襄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

治也。《易·師卦》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註》王云:毒,役也。馬云:治也。《莊子·人閒世》無門無毒。《註》毒,亦訓治。

同育,亭育化育之意。《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以品其形,毒以成其質。毒,徒篤反。今作育。《唐代宗詔書》中孚及物,亭育爲心。《張說·撰姚崇》亭育之功成。皆以亭毒爲亭育。古毒育者義通。

《韻會》《正韻》都毒切,音篤。身毒,西域國名。在大夏東南。一名捐毒,又名天篤。師古曰:今之天竺。蓋身毒聲轉爲天篤,篤省文作竺,又轉爲竺音。《山海經》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天毒,其人水居。《郭璞註》天毒,卽天竺國。

《集韻》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同瑇。瑇瑁也。亦作毒冒。《前漢·地理志》多犀象毒冒。《註》師古曰:毒,音代。冒,莫內反。通作玳瑇。

叶昌石切,音尺。《曹植·思歸賦》何曾雲之沈結兮,悼太陽之潛匿。雨淋涔而絫注兮,心憤悁以悽毒。《說文》省屮,从作毒。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曹】

曹【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昨牢切《集韻》《韻會》財勞切,也。在廷東,从㯥。治事者,从曰。《註》徐鍇曰:以言詞治獄也,故从曰。《前漢·成帝紀註》尙書四人爲四曹,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斷獄事。《後漢·百官志》世祖分六曹。

《詩·大雅》乃造其曹。《傳》曹,羣也。《朱傳》羣牧之處也。

《史記·平準書》分曹循行郡國。《註》曹,輩也。

《楚辭·招魂》分曹並進。《註》曹,偶也。

國名。《詩·曹風譜》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濟隂定陶是也。

姓。《姓氏急就篇》周武王封曹叔振鐸,後以國爲氏。

《韻補》叶徂侯切。《楚辭·招隱士》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不可以久留。

叶木何切。《蘇轍·嚴顏詩》斫頭除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曹。《石經》作曺。

【聚】

聚【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慈庾切《集韻》《韻會》在庾切,徐上聲。《說文》會也。《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禮·檀弓》聚國族於斯。《前漢·高帝紀》五星聚于東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順人心,安情性而發於衆心之所聚。《註》聚謂所同歸凑也。

《玉篇》斂也。《禮·樂記》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周禮·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疏》聚是縣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

居也,邑落也。《史記·五帝紀》一年而所居成聚。《註》聚謂村落也。

《秦本紀》幷諸小鄕聚,集爲大縣。《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聚。《前漢·平帝紀》鄕曰庠,聚曰序。《註》張晏曰:聚,邑落名也。師古曰:聚,小于鄕。

積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積聚,無有不斂。

《管子·正篇》會民所聚曰道。《註》聚謂衆所宜。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六材旣聚,巧者和之。《註》聚,具也。

《左傳·莊二十五年》城聚。《註》晉邑。

《唐韻》才句切《集韻》從遇切《正韻》族遇切,。義同。

音娵。《史記·歷書》月名畢聚。日得甲子。索隱讀。

與驟同。《周禮·天官·獸醫註》趨聚之節。《釋文》聚,本一作驟。

《韻補》叶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賦》毛羣内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