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悦宸襟

出自:唐代·虞世南《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拼音:[chàng][wàng][yuè][chén][jīn]

平仄:仄仄仄平平

良晨喜利涉,解缆入淮浔。寒流泛鹢首,霜吹响哀吟。
潜鳞波里跃,水鸟浪前沉。邗沟非复远,怅望悦宸襟

查看原文

注释

【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宸襟】帝王的思虑﹑判断。亦借指帝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怅】

悵【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音暢。《說文》望恨也。《柳宗元·夢歸賦》靈幽漠以瀄汨兮,進怊悵而不得。

【望】

望【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悦】

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音閱。《爾雅·釋詁》樂也。

服也。《韻會》喜也。

姓。《後燕錄》有悅綰。

或作說。《易·益卦》民說無疆。《兌卦》說以先民。《論語》不亦說乎。《毛氏曰》古與論說字通用。後人作悅字。以別之。亦作兌。《禮·學記》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

【宸】

宸【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辰。《說文》屋宇也。《賈逵曰》室之奧者。後人稱帝居曰宸。《增韻》帝居北宸宮,故从宀从辰。亦曰楓宸。帝居高廣,惟楓修大可構也。《越語》君若不忘周室,而爲敝邑宸宇,亦寡人之願也。《正字通》本作宸,六書故又作桭。引揚雄賦柍桭註,服虔曰:柍,中央也。桭,屋梠也。◎按宸取北辰義,今人言宸極,與汎言屋梠別,宸桭合爲一,非。

【襟】

襟【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韻會》。《玉篇》又作䘳。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