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种绕城隅

出自:唐代·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拼音:[tián][zhǒng,zhòng,chóng][rào][chéng][y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
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
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
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栉比千艘合,袈裟万顷铺。
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日脚斜穿浪,云根远曳蒲。
凝风花气度,新雨草芽苏。粉坏梅辞萼,红含杏缀珠。
薅余秧渐长,烧后葑犹枯。绿綟高悬柳,青钱密辫榆。
驯鸥眠浅濑,惊雉迸平芜。水静王余见,山空谢豹呼。
燕狂捎蛱蝶,螟挂集蒲卢。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
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赪糊。禹庙才离郭,陈庄恰半途。
石帆何峭峣,龙瑞本萦纡。穴为探符坼,潭因失箭刳。
堤形弯熨斗,峰势踊香炉。幢盖迎三洞,烟霞贮一壶。
桃枝蟠复直,桑树亚还扶。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荣光飘殿阁,虚籁合笙竽。庭狎仙翁鹿,池游县令凫。
君心除健羡,扣寂入虚无。冈蹋翻星纪,章飞动帝枢。
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骑吏裙皆紫,科车幰尽朱。
地侯鞭社伯,海若跨天吴。雾喷雷公怒,烟扬灶鬼趋。
投壶怜玉女,噀饭笑麻姑。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
琼杯传素液,金匕进雕胡。掌里承来露,柈中钓得鲈。
菌生悲局促,柯烂觉须臾。稊米休言圣,醯鸡益伏愚。
鼓鼙催暝色,簪组缚微躯。遂别真徒侣,还来世路衢。
题诗叹城郭,挥手谢妻孥。幸有桃源近,全家肯去无。

查看原文

注释

【田种】1.耕种。 2.田地。 3.指庄稼。
【城隅】1.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 2.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田】

田【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也。樹穀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玉篇》土也,地也。《正韻》土已耕曰田。《釋名》塡也。五稼塡滿其中也。《易·乾卦》見龍在田。《詩·小雅》雨我公田。《通典》古有井田,畫九區如井字形,八家耕之,中爲公田,乃公家所藉。圭田者,祿外之田,以供祭祀。加田者旣賞之,又重賜之田也。

爰田,卽轅田。《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註》分公田之稅,應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衆。《晉語》作轅田。《前漢·食貨志》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農民戸人已受田,其家衆男爲餘夫,以口受田如比。《註》師古曰:爰,更互也,比例也。

名田。《前漢·董仲舒傳》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贍不足。《通典》名田,占田也。各爲立限,不使富者過制,則貧弱之。家可足也。

代田。《通典》漢武征和三年,以趙過爲搜粟都尉。過能爲代田,一畮三甽,歲代其處,每耨必附根,根深能水旱。一歲之收常過縵田,一斛以上,用力少而得穀多。

屯田。《正字通》漢晉率兵屯,領以帥,唐率民屯,領以官。宋率營田,以民。漢趙充國於金城,留步士萬人屯田,擊先零,條上屯田十二事,宣帝從之。明初兼行官屯,民屯,兵屯,商屯,腹屯,邊屯諸法。永樂時著令,每一都司另撥旗軍十一,名耕種,號樣田。據所收子粒多寡,以辨別歲之豐凶,軍之勤惰。雖養軍百萬,不費民閒一粒。兵法所謂屯田一石,可當轉輸二十石也。

營田。《通典》宇文融括隱田曰:浮戸十共作一坊,官立廬舍,謂之營田戸。言爲官營田,非屯田戸也。

職田,職分田也。《文獻通考》隋開皇中,始給職田,又給公廨田。唐貞觀,以職田給逃還貧戸,每畞給粟二斗,謂之地子。十八年復給職田。永泰元年,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宋眞宗興復職田。慶曆均公田,復限職田。紹興復職田。金元志官皆有職田。

方田,卽均田。《通典》宋熙寧五年重修方田法,元豐罷之。郭諮攝肥鄕令,以千步方田法。四出量括,遂得其數,收逋賦八十萬。

區田。《氾勝之書》湯有七年之旱,伊尹作爲區田法,敎民糞種,負水澆稼。賈思勰曰:區田,以糞氣爲美,不必皆良田。

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籍田,天子親耕之田也。《禮·月令》孟春,天子帥三公九卿,躬耕帝籍。

弄田。《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師古註》謂宴游之田,天子所戲弄。

一井爲田。《魯語》季康子欲以田賦。《註》田,一井也。《管子·乗馬篇》五制爲一田,二田爲一夫。

《書·無逸》文王服,卽康功田功。《註》康者,安民之功。田者,養民之功。言文王不侈服飾,專安養斯民也。

獵也,與畋佃通。俗作。《易·恆卦》田无禽。《疏》田者,田獵也。《詩·鄭風》叔于田。《傳》田,取禽也。

姓。《五音集韻》出北平,敬仲自田二字聲相近,遂爲田氏。

《黃庭經》尺宅寸田可治生。《註》尺宅,面也。寸田,兩眉閒爲上丹田,心爲絳宮田,臍下三寸爲下丹田。

官名。《詩·豳風》田畯至喜。《傳》田畯,田大夫也。《左傳·昭二十九年》稷,田正也。《疏》稷爲田官之長。《周禮·夏官》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星名。蒼龍之宿。《石氏星傳》龍左角曰天田。

神名。《詩·小雅》以御田祖。《傳》田祖,先嗇也。《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註》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鼓名。《詩·周頌》應田縣鼓。《傳》田,大鼓也。《釋文》田如字,鄭作,音胤。

車名。《周禮·夏官》田僕掌馭田路。《註》田路,木路也。

地名。《爾雅·釋地》鄭有圃田。《左傳·隱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疏》許田,魯國朝宿之邑。

《僖二年》虢公敗戎于桑田。《註》桑田,虢地,在弘農陝縣東北。

《成六年》晉遷于新田。《註》今平陽絳邑縣是也。《後漢·郡國志》京兆藍田出美玉。

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開蠻洞置。

草名。《爾雅·釋草》皇守田。《註》似燕麥,子如彫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

《何晏·景福殿賦》騈田胥附。《註》騈田胥附,羅列相著也。

《禮·奔喪》殷殷田田,如壞牆然。《疏》言將欲倒也。

蓮葉貌。《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集韻》地因切,樹穀曰田。

《正韻》蕩練切,音電。《詩·齊風》無田甫田。《朱註》田,謂耕治之也。《釋文》無田,音佃。

《字彙補》池鄰切,音同。

轉音亭。《韓愈·越裳操》孰荒于門,孰治于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法苑珠林頌》賢人慕高節,志願菩提音。御鶴翔伊水,策馬出王田。

《易林》邪徑賊田,惡政傷民。夫婦呪詛,太山覆顚。顚,音丁。

【种】

种【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稚也。

姓。後漢司徒种暠。(種)〔古文〕音腫。穀種也。《詩·大雅》誕降嘉種。《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註》黍稷菽麥稻。

種類。《書·盤庚》無俾易種于兹新邑。《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地名。《史記·貨殖傳》楊平陽西賈秦翟,北賈種代。《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外域國名。《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註》種種,謹慤貌。

《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髮短貌。《左傳·昭三年》余髮如此種種。

《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種,布也。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从禾,重聲,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童聲,與之用之音反。蓺與種植之種通。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从經傳爲正。舊音同,音蟲,皆非。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隅】

隅【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說文》陬也。《玉篇》角也。《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生。《詩·邶風》俟我於城隅。《禮·曲禮》摳衣趨隅。《註》趨隅,升席也。

《檀弓》童子隅坐而執燭。《註》隅坐,不與成人並。《論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玉篇》廉也。《詩·大雅》抑抑威儀,維德之隅。《禮·儒行》砥厲廉隅。

海隅,十藪之一。《爾雅·釋地》齊有海隅。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註》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

山名。《魯語》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註》封山,隅山,在今吳郡永安縣。《說文》作嵎。

叶語口切,音偶。《詩·唐風》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芻叶側九反,逅叶很口反。

叶呼侯反,音齁。《揚雄·反離騷》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靈宗初諜伯僑兮,流於末之陽侯。《篇海》同。

相关诗句
全家肯去无 幸有桃源近 挥手谢妻孥 题诗叹城郭 还来世路衢 遂别真徒侣 簪组缚微躯 鼓鼙催暝色 醯鸡益伏愚 稊米休言圣 柯烂觉须臾 菌生悲局促 柈中钓得鲈 掌里承来露 金匕进雕胡 琼杯传素液 衣裳重六铢 果实经千岁 噀饭笑麻姑 投壶怜玉女 烟扬灶鬼趋 雾喷雷公怒 海若跨天吴 地侯鞭社伯 科车幰尽朱 骑吏裙皆紫 北斗下玄都 东皇提白日 章飞动帝枢 冈蹋翻星纪 扣寂入虚无 君心除健羡 池游县令凫 庭狎仙翁鹿 虚籁合笙竽 荣光飘殿阁 松堪作大夫 鳖解称从事 桑树亚还扶 桃枝蟠复直 烟霞贮一壶 幢盖迎三洞 峰势踊香炉 堤形弯熨斗 潭因失箭刳 穴为探符坼 龙瑞本萦纡 石帆何峭峣 陈庄恰半途 禹庙才离郭 寺壁耀赪糊 村扉以白板 深黄鹅嫩雏 浅碧鹤新卵 螟挂集蒲卢 燕狂捎蛱蝶 山空谢豹呼 水静王余见 惊雉迸平芜 驯鸥眠浅濑 青钱密辫榆 绿綟高悬柳 烧后葑犹枯 薅余秧渐长 红含杏缀珠 粉坏梅辞萼 新雨草芽苏 凝风花气度 云根远曳蒲 日脚斜穿浪 渔父隔深芦 亥茶阗小市 袈裟万顷铺 栉比千艘合 田种绕城隅 舟船通海峤 家神爱事乌 乡味尤珍蛤 鸡卜尚多巫 雕题虽少有 丫头避役奴 跣足沿流妇 风俗与华殊 闾阎随地胜 嘲人托鹧鸪 怪我携章甫 蚕妾笑睢盱 牛侬惊力直 如花越女姝 似木吴儿劲 士女满闉闍 旌旗遮屿浦 山川展画图 郡邑移仙界 聊得泛平湖 偶成投秘简 慵牵兴绪孤 老惜光阴甚 今日半春徂 中分春一半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