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檐苫稻草

出自: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拼音:[duǎn][yán][shān,shàn][dào][cǎo]

平仄:仄平平仄仄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坐痛筋骸憯,旁嗟物候殊。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索绠飘蚊蚋,蓬麻甃舳舻。短檐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泥浦喧捞蛤,荒郊险斗貙。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
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酢醅荷裹卖,醨酒水淋沽。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竖郛。吠声沙市犬,争食墓林乌。
犷俗诚堪惮,妖神甚可虞。欲令仁渐及,已被疟潜图。
膳减思调鼎,行稀恐蠹枢。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芋羹真暂淡,飀炙漫涂苏。
炰鳖那胜羜,烹鯄只似鲈。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
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
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伥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乡里家藏蛊,官曹世乏儒。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椎髻抛巾帼,镩刀代辘轳。当心鞙铜鼓,背弝射桑弧。
岂复民氓料,须将鸟兽驱。是非浑并漆,词讼敢研朱。
陋室鸮窥伺,衰形蟒觊觎。鬓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倍忆京华伴,偏忘我尔躯。谪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
应召逢鸿泽,陪游值赐酺。心唯撞卫磬,耳不乱齐竽。
海岱词锋截,皇王笔阵驱。疾奔凌騕褭,高唱轧吴歈。
点检张仪舌,提携傅说图。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并取千人特,皆非十上徒。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众口贪归美,何颜敢妒姝。秦台纳红旭,酆匣洗黄垆。
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肺肝憎巧曲,蹊径绝萦迂。
誓遣朝纲振,忠饶翰苑输。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遂谪栖遑掾,还飞送别盂。痛嗟亲爱隔,颠望友朋扶。
狸病翻随鼠,骢羸返作驹。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瓶罄罍偏耻,松摧柏自枯。虎虽遭陷阱,龙不怕泥涂。
重喜登贤苑,方欣佐伍符。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锱铢。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
舟败罂浮汉,骖疲杖过邘。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馈饷人推辂,谁何吏执殳。拔家逃力役,连锁责逋诛。
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缣缃工女竭,青紫使臣纡。
望国参云树,归家满地芜。破窗尘

查看原文

注释

【稻草】脱粒后的稻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短】

短【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都管切《集韻》《韻會》覩緩切,端上聲。《說文》有所長短,以矢爲正。《徐曰》若以弓爲度也。《廣韻》促也,不長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禮·月令》度有長短。

長短術。《史記·六國年表》謀詐用,而縱橫長短之說起。《註》長短術興於六國時,行長入短,其語隱謬,用相激怒。

短功。《唐書·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爲短功。

短人。《史記·孔子世家》僬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張華·博物志》伊尹黑而短。

凡指人過失曰短。《史記·屈原傳》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前漢·蕭望之傳》鄭朋數稱述望之,短車騎將軍。《師古註》短謂毀其短惡也。

叶多卷切,音近亶。《陸機·思親賦》天步悠長,人道短矣。異途同歸,無早晚矣。

叶都眷切,音近玷。《蘇轍·夷中詩》江流日益深,民語漸已變。峰巒古崖石,草木條榦短。《集韻》或作。

【檐】

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余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㮰也。《徐曰》俗作簷,非是。《禮·明堂位》復廟重檐。《註》重檐,外檐下壁復安板檐,以避風雨。見梠字註。

見樀字註。

別作櫩。《何晏·景福殿賦》飛櫩翼以軒翥。《韻會》又作厃。《揚子·方言》秦謂之桷,齊謂之厃。

《集韻》《韻會》《正韻》都濫切,音擔。通作檐。《管子·七法篇》不明于則,而欲出號令,猶檐竿而欲定其未。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星爲檐鼓。檐者荷也。厃字原作下厂。

【苫】

苫【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失廉切《集韻》《韻會》《正韻》詩廉切,音痁。《玉篇》以草覆屋。《爾雅·釋器》白蓋謂之苫。《註》白茅苫,今江東呼爲蓋。《通鑑》被苫而耕。《胡三省註》被苫於身,以蔽雨也。

凶服者,以爲覆席。《禮·檀弓》寢苫枕干。《儀禮·喪服傳》居倚廬,寢苫。《註》寢苫者,哀親之在草。

姓。《通志·氏族略》魯大夫苫夷之後也。

廉苫。《晉書·索靖傳草書狀》窈窕廉苫,隨體散布。

去聲,舒贍切,音閃。義同。

《類篇》他兼切,音。靑苫,藥草。《直音》作苫。苫字从艸作。

【稻】

稻【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濕。《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

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姓。《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地名。《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集韻》土皓切,音討。秔也。關西語。

叶徒苟切。《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叶徒故切,音度。《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草】

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相关诗句
破窗 归家满地芜 望国参云树 青紫使臣纡 缣缃工女竭 收田妇与姑 防戍兄兼弟 连锁责逋诛 拔家逃力役 谁何吏执殳 馈饷人推辂 烽候各崎岖 邮亭一萧索 骖疲杖过邘 舟败罂浮汉 便许到皇都 因教罢飞檄 天书下九衢 驿骑来千里 轻敌比锱铢 判身入矛戟 方欣佐伍符 重喜登贤苑 龙不怕泥涂 虎虽遭陷阱 松摧柏自枯 瓶罄罍偏耻 时论太诬吾 物情良徇俗 骢羸返作驹 狸病翻随鼠 颠望友朋扶 痛嗟亲爱隔 还飞送别盂 遂谪栖遑掾 蝇点忽成卢 骥调方汗血 忠饶翰苑输 誓遣朝纲振 蹊径绝萦迂 肺肝憎巧曲 弹豪讵嗫嚅 谏猎宁规避 酆匣洗黄垆 秦台纳红旭 何颜敢妒姝 众口贪归美 墨诏电光粗 白麻云色腻 皆非十上徒 并取千人特 开颔出明珠 摆囊看利颖 提携傅说图 点检张仪舌 高唱轧吴歈 疾奔凌騕褭 皇王笔阵驱 海岱词锋截 耳不乱齐竽 心唯撞卫磬 陪游值赐酺 应召逢鸿泽 天上识昌蒲 月中分桂树 衙参典校厨 科试铨衡局 荣路昔同趋 谪居今共远 偏忘我尔躯 倍忆京华伴 襟泪血痕濡 鬓毛霜点合 衰形蟒觊觎 陋室鸮窥伺 词讼敢研朱 是非浑并漆 须将鸟兽驱 岂复民氓料 背弝射桑弧 当心鞙铜鼓 镩刀代辘轳 椎髻抛巾帼 传箭作符繻 敛缗偷印信 官曹世乏儒 乡里家藏蛊 鵩貌昼踟蹰 伥魂阴叫啸 炎溪暑不徂 瘴窟蛇休蛰 未酉即桑榆 通宵但云雾 州斜日易晡 气浊星难见 巴地湿如吴 楚风轻似蜀 烹鯄只似鲈 炰鳖那胜羜 飀炙漫涂苏 芋羹真暂淡 金丸小木奴 绿粽新菱实 和黍半蒸菰 杂莼多剖鳝 行稀恐蠹枢 膳减思调鼎 已被疟潜图 欲令仁渐及 妖神甚可虞 犷俗诚堪惮 争食墓林乌 吠声沙市犬 山城木竖郛 江郭船添店 蛮语谜相呼 夷音啼似笑 歌词咽鹧鸪 舞态翻鸲鹆 醨酒水淋沽 酢醅荷裹卖 丫头荡桨夫 芒屩泅牛妇 猿闹接黔巫 鲸吞近溟涨 荒郊险斗貙 泥浦喧捞蛤 微俸封渔租 短檐苫稻草 蓬麻甃舳舻 索绠飘蚊蚋 浪涌怪睢盱 雨蒸虫沸渭 旁嗟物候殊 坐痛筋骸憯 危梦怯乘桴 暗魂思背烛 空堂夜向隅 亚竹寒惊牖 哭不为穷途 去应缘直道 君行已过湖 我病方吟越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