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间无事人

出自:唐代·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拼音:[liǎng][gè,gě][shì][jiān,jiàn][wú][shì][ré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一壶天上有名物,两个世间无事人。--郑遨
醉却隐之云叟外,不知何处是天真。--罗隐之

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李日知
令乘骢马去,丞脱绣衣来。―――赵仁奖
见《朝野佥载》)
魂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哭陈子昂》)
三代掌纶诰,一身能唱歌。(见《乐府杂录》)
明月飞出海,黄河流上天。(《暮行潼关》)
芙蓉初出水,桃李忽无言。(《观内人楼上踏歌》)
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塞上曲》)
雁影数行秋半逢,渔歌一声夜深发。
忽睹邢武辞,泠其金石备。(《宣城总集》云:
唐开元甲子,武平一同河间邢巨同游泾川琴溪,
题绝句,古刻尚存。后一纪,杜伟自柱史谪掾宣城,
陪连帅班景倩来观,题句云云。余逸)
霜添柏树冷,气拂桂林寒。
八十年前棠树阴,竟陵太守公先人。(愿与竟陵陆羽尝佐岭
南连帅李复幕府。后愿刺竟陵,则复已捐馆,而羽亦前谢。
复父斋物先亦为竟陵守,愿因为七言诗陈事。见《方舆胜
览》)
阴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送丘郎中》)
谁言百人会,兄弟也沾陪。(《侍宴》见颜真卿集)
刻舟寻已化,弹铗未酬恩。(河西骑将宋青春有剑,
是青龙精。刃所及,若叩铜铁。青春死,为广琛所得。
或风雨后迸光出室,环烛方丈。哥舒翰求易以他宝,
广琛不与,因赠诗。见《酉阳杂俎》)
梦里换春秋。(《咏华清宫》)
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知
何必剃头为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见张为《主客图》)
常愿追禅理,安能挹化源。(鸿渐酷好浮屠道,
晚年乐退静,常悠然赋句,朝士多属和之。见本传)
因缘三纪异,契分四般同。(挚与李行敏同姓,同甲子、
同年登第,俱二十五岁,又同门,故云。见《纪事》)
在室愧屋漏。(绶子温疾革,诵绶此句曰:
“今不负斯诫矣。”见《唐书》)
桃花浪里成龙去,竹叶山头退鹢飞。(《赠柳棠及第》,
见《纪事》)
庾岭东边吏隐州,溪山竹树亦清幽。(见《方舆胜览》)
地灵无俗草,岩静有仙禽。(《等慈寺北岩》,
见《方舆胜览》)
白鸟远行树,玉虹孤饮潭。(《庐山瀑布》)
四五片霞生绝壁,两三行雁过疏松。(以上见《

查看原文

注释

【两个】两个钱的省称。指一些钱财。
【世间】人世间;世界上。
【无事】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2.指无为。道家主张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3.无所事事。 4.无须;没有必要。 5.无端;没有缘故。
【事人】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讨好人。 3.谓充任下属。 4.嫁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个】

个【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正韻》古賀切《集韻》居賀切,歌去聲。枚也。《儀禮·大射儀》司射入于次搢三挾一个。

一人曰一个。《左傳·昭三年》齊公孫竈卒。晏子曰:又弱一个焉。

物數。《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廟門容大扃七个。《註》每个長三尺。

四面偏室。《禮·月令》孟春,天子居靑陽左个。季春居右个。《註》明堂旁舍也。

《禮·檀弓》有若曰:國君七个,遣車七乗。大夫五个,遣車五乗。《註》个謂所包遣奠牲體臂臑也。折爲七段五段,以七乗五乗遣車載之。

通作介。獨也,偏也。《莊子·養生主》是何人惡乎介也。天之生是使獨也。《註》介謂刖一足者。《史記·張耳與个通。《書·秦誓》若有一介臣。《大學》作一个臣。《左傳·襄八年》一介行李,卽一个。

《昭二十八年》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卽一介,互通。

《集韻》古案切。與幹同。射侯舌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侯,上兩个與其身三,下兩个半之。《註》上个,最上幅也。射侯之制,上廣下陿,自棲鵠而上,以侯爲三分,身居中,兩个爲兩邊,其大小皆同。自鵠而下,則其身與上身同,而兩邊惟得其半,蓋下陿也。

《六書本義》个,竹一枝也。《史記·貨殖傳》竹竿萬个。从竹省半爲意。《韓愈·合江亭詩》栽竹逾萬个。與箇同。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间】

閒【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省也。

車聲也。

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

《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

《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博雅》䛼也。《釋文》。

《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送也。

《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致王室。

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事】

事【子集上】【亅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叓音示。大曰政,小曰事。《廣韻》使也,立也,由也。《釋名》事,偉也。偉立也。凡所立之功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

《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註》三公也。

《詩·大雅》三事就緒。《註》三農之事也。

奉也。《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

營也,治也。《史記·曹參世家》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

《廣韻》《類篇》側吏切。事刃,與倳剚同。別見人部倳字註。

《韻補》叶逝支切,音時。《蔡邕詞》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是式百司。

叶詩紙切,音始。《詩·召南》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沚。

叶疎語切,書上聲。《韓非子·揚權篇》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叶常御切,音樹。《易林》雖慍不去,復職內事。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相关诗句
以上见 两三行雁过疏松 (《庐山瀑布》)四五片霞生绝壁 玉虹孤饮潭 见《方舆胜览》白鸟远行树 《等慈寺北岩》 岩静有仙禽 (见《方舆胜览》)地灵无俗草 溪山竹树亦清幽 见《纪事》庾岭东边吏隐州 《赠柳棠及第》 竹叶山头退鹢飞 见《唐书》桃花浪里成龙去 诵绶此句曰:今不负斯诫矣 绶子温疾革 见《纪事》在室愧屋漏 故云 又同门 俱二十五岁 同甲子、同年登第 挚与李行敏同姓 契分四般同 见本传因缘三纪异 朝士多属和之 常悠然赋句 晚年乐退静 鸿渐酷好浮屠道 安能挹化源 (见张为《主客图》)常愿追禅理 无家便是出家人 知何必剃头为弟子 往往事从闲话来 (《咏华清宫》)莫言闲话是闲话 见《酉阳杂俎》梦里换春秋 因赠诗 广琛不与 哥舒翰求易以他宝 环烛方丈 或风雨后迸光出室 为广琛所得 青春死 若叩铜铁 刃所及 是青龙精 河西骑将宋青春有剑 弹铗未酬恩 (《侍宴》见颜真卿集)刻舟寻已化 兄弟也沾陪 (《送丘郎中》)谁言百人会 夜浦送归人 见《方舆胜览》阴天闻断雁 愿因为七言诗陈事 复父斋物先亦为竟陵守 而羽亦前谢 则复已捐馆 后愿刺竟陵 愿与竟陵陆羽尝佐岭南连帅李复幕府 竟陵太守公先人 八十年前棠树阴 气拂桂林寒 余逸霜添柏树冷 题句云云 陪连帅班景倩来观 杜伟自柱史谪掾宣城 后一纪 古刻尚存 题绝句 武平一同河间邢巨同游泾川琴溪 《宣城总集》云:唐开元甲子 泠其金石备 忽睹邢武辞 渔歌一声夜深发 (《塞上曲》)雁影数行秋半逢 年年雪作黑山花 (《观内人楼上踏歌》)夜夜月为青冢镜 桃李忽无言 (《暮行潼关》)芙蓉初出水 黄河流上天 (见《乐府杂录》)明月飞出海 一身能唱歌 (《哭陈子昂》)三代掌纶诰 坟依独坐山 赵仁奖见《朝野佥载》魂逐东流水 丞脱绣衣来 李日知令乘骢马去 无使时称主者劳 罗隐之句所愿暂知居者乐 不知何处是天真 郑遨醉却隐之云叟外 两个世间无事人 一壶天上有名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