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同所以

出自:唐代·元稹《感梦》

拼音:[gǎn][yù][tóng,tòng][suǒ][yǐ]

平仄:仄仄平仄仄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我病百日馀,肌体顾若刲。
气填暮不食,早早掩窦圭。阴寒筋骨病,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宛见颜如珪。似叹久离别,嗟嗟复凄凄。
问我何病痛,又叹何栖栖。答云痰滞久,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药固易挤。前时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岂独头有风。殷勤平生事,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言罢相与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不识谁氏子。逡巡急吏来,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再拜复再起。启云吏有奉,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非君不能理。答云久就闲,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未敢相唯唯。我因前献言,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理繁在知要。君如冬月阳,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万物自可照。愿君许苍生,勿复高体调。
相君不我言,顾我再三笑。行行及城户,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命我从此归。不省别时语,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坐卧心骨悲。闪闪灯背壁,胶胶鸡去埘。
倦童颠倒寝,我泪纵横垂。泪垂啼不止,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僮仆撩乱惊。问我何所苦,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惨惨即路岐。前经新政县,今夕复明辰。
置置满心气,不得说向人。奇哉赵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住此月与旬。自言辨贵骨,谓若识天真。
谈游费閟景,何不与逡巡。僧来为予语,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裴相未相时。读书灵山寺,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
因言前夕梦,无人一相谓。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前时予掾荆,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查看原文

注释

【感遇】1.感激知遇:蒙感遇之恩|私怀感遇。 2.对所遇事物的感慨:深为感遇|感遇之作。
【所以】1.原因,情由。 2.可与形容词或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仍表示原因﹑情由。 3.用以,用来。 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5.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 6.连词。表示因果关系。上半句用"因"或"缘",下半句用"所以"。后来发展为"因为……所以……"的句式。 7.可以。 8.所作,所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感】

感【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遇】

遇【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寓。《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廣韻》不期而會也。《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待也,接也。《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

《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合也。《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姓。《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

《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勝高。

《集韻》《韻會》魚容切,音顒。地名。《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註》曲音齲,遇音顒。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所】

所【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

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

《商頌》及爾斯所。

《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

《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召誥》王敬作所。

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

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張良傳》父去里所復還。《註》里所,猶里許也。

姓。漢武帝時諫議大夫所忠。

叶襄里切,音徙。《班固·西都賦》繚以宮牆,四百餘里。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相关诗句
师听此男子 未死终报恩 挥涕满十指 为师陈苦言 无人一言理 司马九江城 谗谤销骨髓 白生道亦孤 吾道甘已矣 自从裴公无 公在期复起 前时予掾荆 不动井中水 如闻风过尘 多誉亦多毁 相门多众流 终年不曾履 往往裴相门 顽陋不我鄙 吹嘘莫我先 深分从此始 美名何足多 使我名字美 拔我尘土中 生小异乡里 官学不同时 感遇同所以 唯我与白生 好直者皆是 我云滔滔众 如君恩有几 僧云裴相君 不幸先我死 我云知我深 言下涕不已 僧云彼何亲 使我尽前事 遣师及此言 念我胸中气 无乃裴相君 无人一相谓 因言前夕梦 不觉泪歔欷 我闻僧此语 晷刻似不移 指言他日贵 住处接园篱 读书灵山寺 裴相未相时 自言有奇中 语及昔所知 僧来为予语 何不与逡巡 谈游费閟景 谓若识天真 自言辨贵骨 住此月与旬 云有北来僧 怪我眉不伸 奇哉赵明府 不得说向人 置置满心气 今夕复明辰 前经新政县 惨惨即路岐 我亦不能语 问我何所思 问我何所苦 僮仆撩乱惊 啼声觉僮仆 不止啼且声 泪垂啼不止 我泪纵横垂 倦童颠倒寝 胶胶鸡去埘 闪闪灯背壁 坐卧心骨悲 觉来身体汗 但省涕淋漓 不省别时语 命我从此归 相君不我言 黯黯馀日晖 行行及城户 顾我再三笑 相君不我言 勿复高体调 愿君许苍生 万物自可照 君如铜镜明 奔走不必召 君如冬月阳 理繁在知要 乱热由静消 此事愚可料 我因前献言 未敢相唯唯 多谢致勤勤 不愿见劳使 答云久就闲 非君不能理 事有大惊忙 奉命传所旨 启云吏有奉 再拜复再起 驰至相君前 呼唤愿且止 逡巡急吏来 不识谁氏子 同行复一人 行行古城里 言罢相与行 以是半日中 悲欢两相极 款曲无不终 殷勤平生事 岂独头有风 何不善和疗 攻疾有神功 前时奉橘丸 良药固易挤 重云痰小疾 与世复相暌 答云痰滞久 又叹何栖栖 问我何病痛 嗟嗟复凄凄 似叹久离别 宛见颜如珪 忽然寝成梦 夜久灯火低 阴寒筋骨病 早早掩窦圭 气填暮不食 肌体顾若刲 我病百日馀 新雨田地泥 荒邮屋舍坏 有馆名芳溪 三十里有馆 我行蓬州西 十月初二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