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论亦未亏

出自:唐代·张籍《别段生》

拼音:[jiǎng][lùn,lún][yì][wèi][kuī]

平仄:仄平仄仄平

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
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
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
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
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
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

查看原文

注释

【讲论】1.谈论;议论:她从不在背地里~别人。 2.论述:这是一本~戏剧的书。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讲】

講【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項切,音港。《說文》和解也。《徐曰》古人言講解猶和解也。《戰國策》今君禁之,而秦未與魏講也。

《廣雅》論也。《廣韻》告也。《禮·禮運》講信修睦。《疏》談說也。《又》講於仁。《疏》猶明也。

《玉篇》習也。《增韻》究也。《易·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左傳·隱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習。

《廣韻》謀也。《左傳·襄五年》詩曰:講事不令,集人來定。《杜註》逸詩也。言謀事不善,當聚致賢人以定之。

官名。《唐書·百官志》國子監有直講四人,以經術講授。

《舊唐書·職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講學士。

山名。《山海經》泰室之山北三十里曰講山。

與顜通。《前漢·曹參傳》蕭何爲法,講若畫一。《史記》作顜。

《字彙補》居。

【论】

論【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

《增韻》紬繹討論也。《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典墳。

《正韻》決罪曰論。

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姓。《唐書》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三字姓。《金史·國語解·姓氏》烏古論曰商。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言有理也。

《禮·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論。《註》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玉篇》力困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困切,崘去聲。義同。

《正韻》辨論也。《書·周官》論道經邦。《傳》論者,講明之謂。《禮·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註》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功行封。

叶盧健切,音練。《前漢·敘傳》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叶聖閏切,音舜。《馮衍·顯志賦》澄德化之陵遲兮,烈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叶閭員切,音攣。《曹植·文帝誄》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字彙補》譌作,非。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亏】

亏【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說文》亏,於也。象氣之舒。从丂从一。一者,其氣平之也。今作于。(虧)《唐韻》去爲切《集韻》《韻會》驅爲切,。《說文》氣損也。《徐曰》气闕,則其出舒遲,故字从亐。《廣韻》缺也。《史記·蔡澤傳》月滿則虧。《晉書·律歷志》月在外道,先交後會者,虧蝕西南角起。

與羲通。《六書正譌》伏羲,古作虙虧。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