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儿抬转

出自:宋代·向滈《摊破丑奴儿/采桑子》

拼音:[jiào][ér][tái][zhuǎn,zhuàn,zhuǎi]

平仄:仄平平仄

自笑好痴迷。只为俺、忒?雏儿。近来都得傍人道,帖儿上面,言儿语子,那底都是虚脾。楼上等多时。两地里、人马都饥。低低说与当直底,轿儿抬转,喝声靠里,看俺麽、裸而归。

查看原文

字义

【轿】

轎【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橋。《玉篇》小車也。《韻會》竹輿也。《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隃嶺。《註》隘路車也。今竹輿。

與橋通。《史記·河渠書》山行卽橋。《正字通》卽轎也。蓋今之肩輿,謂其平如橋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也。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抬】

抬【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超之切。同笞。擊也。俗作。

【转】

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