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隥道悬

出自:南北朝·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

拼音:[yǐ,yí][lǐ][dèng][dào][xuán]

平仄:平仄仄仄平

曰予受尘缚。
未得留盖缠。
三有同永夜。
六道等长眠。
才性乏方便。
智力非善权。
生住无停相。
剎那即徂迁。
叹逝比悠稔。
交臂乃奢年。
从流既难反。
弱丧谓不然。
二苦常追随。
三毒自烧然。
贪痴养忧畏。
热恼坐焦煎。
道心理归终。
信首故宜先。
驾言追善友。
回舆寻胜缘。
面势周大地。
萦带极长川。
棱层叠嶂远。
迤逦隥道悬
朝日照花林。
光风起香山。
飞鸟发差池。
出云去连绵。
落英分绮色。
坠露散珠圆。
当道兰{艹/靃}靡。
临阶竹便娟。
幽谷响嘤嘤。
石濑鸣溅溅。
萝短未中揽。
葛嫩不任牵。
攀缘傍玉涧。
褰陟度金泉。
长途弘翠微。
香楼间紫烟。
慧居超七净。
梵住踰八禅。
始得展身敬。
方乃遂心虔。
菩提圣种子。
十力良福田。
正趣果上果。
归依天中天。
一道长死生。
有无离二边。
何待空同右。
岂羡汾阳前。
以我初觉意。
贻尔后来贤。

查看原文

注释

【迤逦】迤逦(yǐ-) : 曲折延绵;缓行:迤逦不断的青山|沿河迤逦而行。1.亦作"迤"。亦作"迤里"。亦作"迤逦"。亦作"迤"。 2.曲折连绵貌。 3.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4.斜延貌;延伸貌。 5.缓行貌。 6.渐次;逐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迤】

迤【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集韻》《正韻》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

【逦】

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力紙切《集韻》《韻會》輦尒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行邐邐也。《集韻》邐迆,旁行連延也。

【隥】

隥【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凳。《說文》仰也。

《玉篇》險阪也。《天子傳》乃絕隃之關隥。《又》天子南還,升於長松之隥。

《廣韻》梯隥。《玉篇》或作蹬。《集韻》同嶝磴。

【道】

道【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

《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

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

《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

當道,草名。《博雅》當道,馬舄也。

《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陶去聲。《正韻》言也。《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由也。《禮·禮器》苟無忠信之人,則理不虛道。《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

治也。與導同。《論語》道千乗之國。《史記·文帝紀》道民之略,在于務本。

引也。《左傳·隱五年》請君釋憾于宋,敝邑爲道。

從也。《前漢·淮南王傳》諸使者道長安來。《山海經》風道北來。《註》道,從也。

《字彙補》動五切,音覩。《易林》冬藪枯腐,當風于道。蒙蔽塵埃,左氏勞苦。

叶徒厚切,頭上聲。《詩·衞風》牆有茨,不可道也。叶下醜。

【悬】

懸【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泫。本作縣。《說文》繫也。或从心。《孟子》猶解倒懸。

叶熒絹切,音院。《張衡·西京賦》後宮不移,樂不徙懸。門衞供帳,官以物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