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三岛

出自:元代·王吉昌《望海潮 真空》

拼音:[yīn][yūn][sān][dǎo]

平仄:平平平仄

真空根蒂,全凭神息,分开五蕴精华。和畅六神,氤氲三岛,天河浪泛灵槎。乾鼎煮丹砂。正云驾坤牛,风送羊车。密运黄金井,成灿烂,结琼华。滋彰极妙生涯。放空圆显理,玄览无瑕。纯粹一真,通天透地,恢弘无障无遮。方寸括河沙。恣兴陪风月,醉卧烟霞。个里真消息,偏分付,道人家。

查看原文

注释

【氤氲】1.古代指阴阳二气互相作用的状态:天地氤氲|元气氤氲|氤氲混沌之世|万物氤氲。 2.浓重;弥漫:云雾氤氲|香气氤氲|氤氲的热气。
【三岛】1.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2.指日本。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氤】

氤【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因。與絪同。絪縕,天地合氣也。《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一作氤氳。《王嘉·拾遺記》有鳥如雀,吐五色之氣,氤氳如雲,名曰憑霄。《杜甫詩》惟南將獻壽,佳氣日氤氳。

《班固·典引》作烟烟熅熅。《魏大饗同。

【氲】

氳【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於云切,音熅。氤氳,氣也。互詳上氤字註。

氛氳,氣盛也。《謝惠連·雪賦》氛氳蕭索。

作氳氛。《李白詩》煙光草色俱氳氛。《舉要》作,非是。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岛】

島【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都老切,刀上聲。《說文》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島。从山鳥聲。《釋名》島,到也。人所奔到也。《書•禹貢》島夷皮服。孔傳海曲謂之島。居島之夷還服其皮。《木華•海賦》崇島巨鼇。

《集韻》或作隯。《張衡•西京賦》長風激於別隯。亦作嶹。《集韻》古通鳥。,从山鳥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