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橐龠

出自:元代·王吉昌《江神子慢 伪坐》

拼音:[mèi][tuó][yuè]

平仄:仄平仄

谷神死不作。蛰窟彼、心迷用功错。妄穿凿。搜玄妙、水谷云根为托。谩消索。扭捏一身常把捉。相专著、地关无锁钥。天门不折弥封,岂留气,有无若。难为三宫升降,执一性返失,西来糟粕。道情薄。乖魂魄、动静龙虎盘礴。昧橐龠。怎炼玉炉金水结,无丹体、何能云步乐。傥还剔透玄机,会蓬莱约。

查看原文

字义

【昧】

昧【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旦明也。一曰闇也。《博雅》冥也。《易·屯卦》天造草昧。《疏》昧謂冥昧。《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傳》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書·太甲》先王昧是未明,謂夜向晨也。《詩·鄭風》士曰昧旦。

《書·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傳》闇則攻之。

《左傳·文二十六年》楚王是故昧於一來。《註》昧,猶貪冒。

《屈原·離騷》路幽昧以險隘。《註》幽昧,不明也。

樂名。《禮·明堂位》《昧》,東夷之樂也。

縣名。《類篇》在益州。

與沬同。《易·豐卦》日中見沬。《釋文》沬,《字林》作昧,云斗杓後星。

《集韻》《韻會》莫貝切,音眛。義同。

《韻補》叶莫結切。《鮑昭詩》年貌不可還,身意會盈歇。智哉衆多士,服理辨明昧。

【橐】

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他各切,音拓。《說文》囊也。《唐韻》囊無底。《詩·大雅》于橐于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冶器也。《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橐橐,杵聲也。《詩·小雅》椓之橐橐。

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蠡。

橐臯,吳地。《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漢書》屬九江郡。

《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龠】

龠【亥集下】【龠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詩·邶風》左手執龠。

作籥。《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註》籥,管也。

《正韻》量名。器狀似爵,以康爵祿。《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字彙》樂之竹管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說文,樂龠字,本作龠。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謂編竹習書也。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侖。俗省作二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