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饰刍狗

出自:唐代·吴筠《高士咏·师金》

拼音:[fū,fú][zǐ][shì][chú][gǒu]

平仄:平仄仄平仄

圣人贵素朴,礼义非玄同。师金告颜生,可谓达化宗。
夫子饰刍狗,自然道斯穷。应物方矫行,俯仰靡不通。

查看原文

注释

【夫子】1.旧时对学者的尊称:孔~ㄧ孟~ㄧ朱~。 2.旧时学生称老师(多用于书信)。 3.旧时妻称夫。 4.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老~ㄧ迂~ㄧ~气。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刍狗﹐结刍为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夫】

夫【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膚。男子通稱。《禮·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詩註》夫有傳相之德,而可倚仗,謂之丈夫。

男女旣配曰夫婦。《易·家人》夫夫婦婦。

先生長者曰夫子,妻稱夫亦曰夫子。

《禮·曲禮》天子有后,有夫人。

妾曰如夫人。《左傳·昭十七年》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

官名。《禮·王制·大夫註》大夫者,扶進人者也。

《周禮·地官》十夫有溝,百夫有洫,千夫有澮,萬夫有川。

十六以上不成丁,曰餘夫。

販夫。《周禮·地官》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爲主。《白樂天詩》樓暗攢倡婦,堤喧嗾販夫。

執御行役曰僕夫。《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以我稱人曰夫夫。《禮·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爲習于禮者。

人名。黔夫,齊威王疆場四臣之一。

國名。丈夫國,在維鳥北,見《山海經》。

邑名。柴夫,屬燕地,見《齊語》。

山名。夫夫山,在風伯山之東,見《山海經》。○按《續通考》引此作大夫。

武夫,石之次玉者。《前漢·董仲舒傳》五霸比于三王,猶武夫之于美玉。別作玞砆。

數名。《前漢·食貨志》六尺爲步,步百爲畮,畮百爲夫。

姓。

息夫,複姓。

《廣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語端辭。《論語》夫仁者。

語已辭。《論語》如斯夫。

有所指之辭。《論語》夫二三子也。

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註》蔓生,細葉紫花,可食,俗呼爲翹搖車。

叶縛謀切,音浮。《蔡,歸之命也夫。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饰】

飾【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識。《玉篇》修飾也。《逸雅》飾,拭也,物穢者拭其上使明,由他物而後明,猶加文于質上也。

《禮·樂記》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故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後治其飾。《註》以聲而被之器也。

《詩·鄭風》羔裘豹飾。《註》飾,緣袖也。禮,君用純物,臣下之,故裘以豹皮爲飾也。

《周禮·地官·封人》飾其牛牲。《註》刷治潔淸之也。一曰豫飾也。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疏》飾,覆也。畫布爲雲氣,覆之以相見也。

《禮·月令》天子乃厲飾。《註》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

《史記·公孫弘傳》習吏事,緣飾以儒術。《後漢·章帝紀》詔曰: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朕甚厭之。

《周禮·夏官·掌固》設其飾器。《註》兵甲之屬。

《正字通》滿飾,國名。《說文》㕞也。从人从巾,食聲。讀若式,一曰橡飾。

【刍】

芻【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梵語謂僧曰苾芻。

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姓。見《何氏姓苑》。

《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

【狗】

狗【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后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苟。《說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从犬,句聲。《爾雅·釋畜》未成毫,狗。《註》狗子未生㲦毛者。《又》尨,狗也。《易·說卦》艮爲狗。《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

《汲冢周書》正西崑崙狗國。《五代史》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語爲犬嘷。其妻皆人,生男爲狗,生女爲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狗,狀如大奔星。

鳥名。《爾雅·釋鳥》鴗,天狗。《註》小鳥也。靑似翠,食魚,江東呼爲水狗。

《揚子·方言》螻蛄,南楚謂之杜狗。

木狗。《正字通》熊大古冀越集云:木狗,生廣東左右江山中,形如黑狗,能登木。皮爲衣,能運動腳氣。元世祖足疾,取其皮爲袴。

溪狗,蟲名。《正字通》陳藏器曰:生南方溪㵎處,狀如蝦蟇,尾長三四寸,治溪毒遊蠱。

草名。《爾雅·釋草》蘻,狗毒。《疏》蘻,一名狗毒。

地名。《齊語》以燕爲主,反其㑴地,柴夫吠狗。《註》燕之二邑。

人名。《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適衞說瑗史狗。

姓。《正字通》漢狗未央。見印藪。

《韻會》通作㺃。荀子,曾不如相雞㺃之可以爲名也。《埤雅》狗从苟。韓子曰:蠅營狗苟。狗苟,故从苟也。◎按荀子儒效篇今本作狗。

《集韻》許。熊虎子名。或作豿。《爾雅·釋獸》熊虎醜,其子狗。《註》律曰:捕虎一,購錢三千,其狗半之。《疏》郭引當時之律,以證虎子名狗之義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