逶迤度陇旂

出自:唐代·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拼音:[wēi][yǐ,yí][dù,duó][lǒng][qí]

平仄:平平平仄平

南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旗鼓临沙漠,旌旄出洛畿。
关山绕玉塞,烽火映金微。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
躞蹀临河骑,逶迤度陇旂。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
车马生边气,戈鋋驻落晖。夏近蓬犹转,秋深草木腓。
饯送纡天什,恩荣赐御衣。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查看原文

注释

【逶迤】曲折绵延:五岭逶迤腾细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逶】

逶【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爲切《集韻》《韻會》邕危切《正韻》烏爲切,迆、委移、倭侇,載在史傳詩賦者,各家文畫雖異,其音義則同也。

【迤】

迤【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移。委迤,自得貌。

《集韻》《正韻》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

【度】

度【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陇】

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力踵切《集韻》《韻會》魯勇切《正韻》力董切,音壠。《說文》天水大阪也。《前漢·地理志》天水郡隴縣。《註》今呼隴城縣者也。

《史記·六國表》文公踰隴。《秦本紀》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前漢·地理志》隴西郡。《註》應劭曰:有隴坻,在其西也。師古曰:隴坻,謂隴阪,卽今之隴山也。此郡在隴之西,故曰隴西。《地理直音》漢隴西,今鞏昌府。漢天水,今鞏昌府秦州。

《廣韻》州名。漢汧縣,後魏置東秦州,攺爲隴州,因山名之。《地理直音》隋汧陽郡,今鳳翔府隴州。○按今陝西鞏昌府淸水縣,平涼府華亭縣,鳳翔府隴州,皆有隴山,洮州衞有東隴山。

《春秋·文二年》盟于垂隴。《註》鄭地,滎陽東有隴城。

姓。

《正韻》丘壟之壟,亦作隴。《列子·天瑞篇》逆之隴端。《前漢·劉向傳》皆無丘隴之處。

壟畝亦作隴。《史記·項羽紀》起隴畝之閒。

《荀子·議兵篇》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註》隴種,遺失貌,如隴之種物然。或曰卽龍鍾。新序作隴鍾。

【旂】

旂【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說文》旗有衆鈴以令衆也。《爾雅·釋天》有鈴曰旂。《註》縣鈴于竿頭,畫交龍於旒。《釋名》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通以赤色爲之,無文彩。諸侯所建也。《詩·小雅》旂旐央央。《周禮·春官·司常》交龍爲旂。《禮·明堂位》有虞氏之旂。

《唐韻正》古音芹,《說文》旂从㫃,斤聲。徐鍇繫傳曰:斤祈近似聲,韻家所以言傍紐也。○按《詩》魯頌,薄采其芹,言觀其旂。《小雅》夜鄕晨,庭燎有煇,言觀其旂。以《說文》斤聲考之,則旂本有斤音。非旁紐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