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弓笴

出自:宋代·王千秋《瑞鹤仙》

拼音:[tuó][gōng][gě]

平仄:平平仄

夷吾在江左。罄毡裘俱礱,笑清边琐。遗民冀巾裹。个规模欲继,外人谁可。一花两果。晚占熊、材能更夥。试颁春、便有欢谣,声接月鞍烟柂。馺娑。已传丹诏,催上文石,论炙輠。橐弓笴。九域,措安妥。待缁衣重咏,履封光继,绿野从教昼锁。问黑头、当日三公,可能似我。

查看原文

字义

【橐】

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他各切,音拓。《說文》囊也。《唐韻》囊無底。《詩·大雅》于橐于囊。《毛傳》小曰橐,大曰囊。《左傳·宣二年》趙盾見靈輒,爲簞食與肉,置諸橐而與之。

冶器也。《老子·道德經》天地之閒,其猶橐籥乎。《註》橐者外之櫝,所以受籥也。籥者內之管,所以鼓橐也。《淮南子·本經訓》鼓橐吹埵,以消銅鐵。

盛衣食之器者曰橐梠。《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

橐橐,杵聲也。《詩·小雅》椓之橐橐。

橐駝,獸名。言其負囊橐而駝物也。《揚雄·長楊賦》敺橐駝,燒蠡。

橐臯,吳地。《春秋·哀十二年》公會吳于橐臯。《漢書》屬九江郡。

《唐韻》章夜切,音柘。義同。

《集韻》都故切,音妒。木名。○按《說文》別立橐部,今倂入。

【弓】

弓【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音宮。《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車蓋橑。《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註》弓,蓋橑也。《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射侯之數。《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量地之數。《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水名。《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姓。《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與肱通。《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與穹通。《史記·天官書》穹閭。《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笴】

笴【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古我切《集韻》《韻會》賈我切《正韻》嘉我切,音哿。箭幹也。

《集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杲。《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讀爲稾。古文假借字。

《正韻》古旱切,音稈。義同。

《玉篇》公但切《類篇》居案切。義同。

地名。《李白詩》明月白笴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