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花太嫩休轻摘

出自:宋代·王质《满江红》

拼音:[lián][huā][tài][nèn][xiū,xǔ][qīng][zhāi]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惨淡轻阴,都养就、朱朱白白。最好是、梨花带雨,海棠映日。暖雾烘成芳草色,娇风分与垂杨力。听红边、翠杪啭清圆,曾相识。春绪乱,还如织。春梦断,还堪觅。看青梅下有,游人啧啧。爱酒正香须满泛,怜花太嫩休轻摘。把领巾、收聚众香浓,凭风立。

查看原文

字义

【怜】

怜【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心了也。

《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

《五音集韻》朗鼎切,音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俗作怜。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太】

太【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

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

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亦作太。

【嫩】

嫩【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字彙》與媆同。《杜甫詩》紅入桃花嫩。《正字通》俗媆字。

【休】

休【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

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

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致仕曰休。

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爾雅·釋木》休,無實李。《註》一名趙李。

蚤休,藥名。

姓。

休休,人名。見《五代史》。

《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而休於氣。

同咻。《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聲。

叶虚嬌切,音囂。《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叶匈于切,音虛。《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轻】

輕【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

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

《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摘】

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