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歈杳霭

出自:宋代·吴文英《八声甘州》

拼音:[wú][yú][yǎo][ǎi]

平仄:平平仄仄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查看原文

注释

【吴歈】1.春秋吴国的歌。后泛指吴地的歌。 2.指昆曲。
【杳霭】见"杳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吴】

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

《齊語》西服㳅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

《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歈】

歈【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兪。巴歈,歌名。本作渝。《史記註》渝水,獠人居。其人剛勇好舞,高祖募此以平三秦。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渝舞。

吳歌亦曰歈。《楚辭·招魂》吳歈蔡謳,奏大呂些。《註》歈、謳皆歌也。《庾信·哀江南賦》吳歈越吟,荆豔楚舞。

歋歈,舞手相弄笑也。或作邪揄。《後漢·王霸傳》市人皆大笑,舉手邪揄。《註》揄音踰,或音由。

《廣韻》度侯切《集韻》徒侯切,音頭。義同。

【杳】

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賦》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

《玉篇》深廣貌。《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

叶委羽切,迂上聲。《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衆穢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

【霭】

靄【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說文》雲貌。从雨,謁省聲。《集韻》或作䨠。

《韻會》雲集貌。

《韻會》《正韻》依亥切,音欸。義同。

《韻會》氛也。

《廣韻》於葛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