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由国泰民丰年

出自:清代·林纾《闽中新乐府录二首》

拼音:[hé,hē,hè][yóu][guó][tài][mín][fēng][niá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检历日,检历日,婚葬待决日家笔。
欧西通国无日家,国强人富操何术。
我笑马迁传日者,史笔虽高见斯下。
日家争宗鬼谷言,咸池死耗兼丧门。
又言葬地有方向,贪狼巨门兼旺相。
贪狼巨门此何神,一神能管万万人。
不管生人偏管死,向人坟墓作风水。
向之则吉背则凶,无乃偪仄神心胸。
西人事死道近墨,自亡迨葬廿四刻。
若使人人待日家,丧堂已被巡捕逼。
葬亲我国胜欧西,必须择日真无稽。
一心孝,一求福,一半欣幸一半哭。
我想此时孝子心,天人大战堪捧腹。
因之追论司天台,好言休咎斯奇哉。
星流彗见皆言祸,占经论说真蠢才。
立冬以后流星会,地球行入流星内。
占言星走主乱离,同治中兴却见之。
彗星轨道有定处,一年各有应行度。
嘉庆之时彗竟天,何由国泰民丰年
须言人事舍天象,大家无作懵懵想。
天变由无一定殃,日家之说尤荒唐。
惠迪从逆理归一,不必长年检历日。

查看原文

注释

【何由】1.亦作"何繇"。 2.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3.怎能。 4.因何。
【丰年】农作物丰收的年头儿:瑞雪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由】

由【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

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

《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言我非廢衆謀,乃至用爾衆謀之善者,指臣民以爲當遷者言也。《詩·小雅》君子無易由言。《箋》由,用也。《左傳·襄三十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註》由,用也。

《博雅》式也。

《揚子·方言》胥由,正輔也。燕之北鄙曰由。《註》胥,相也。由,正皆謂輔持也。

《揚子·方言》由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閒相正謂之由迪。

所由,州郡官也。《唐書·崔成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不宜與所由呫囁耳語,度笑受之。

《孟子》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註》由由,自得之貌。《管子·小問篇》至其成也,由由兹免。《註》由由,悗懌實貌。兹免,謂益有謹厲。

由庚,由儀,笙詩也。見《束晳·補亡詩》。

國名。《戰國策》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鐘。《註》厹由,國名。《釋文》漢志由作猶。

縣名。《後漢·郡國志》吳郡由拳。《搜神記》秦始皇東巡,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始皇至,令囚徒十萬人掘汙其地,表以惡名,曰由拳縣。

姓。《史記·秦本紀》戎王使由余於秦。

由吾,複姓。

由胡,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

夷由,鳥名。《爾雅·釋鳥》鼯䑕夷由。

雔由,蟲名。《爾雅·釋蟲》雔由樗繭。《註》食樗葉。

與猶通。尚可之辭。《孟子》王由足用爲善。

通作繇。《董仲舒·賢良策》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註》與由同。

許由。《前漢·古今人表》作許繇。

通作䌛。《前漢·宣帝紀》上亦無䌛知。

《楊愼·丹鉛錄》由與農通。韓詩外傳,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管子曆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由。註大由,大農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

借作㽕。《類篇》按說文徐曰:說文無由字,惟㽕字註:木生條也,古文省弓,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爲因由等字。《書·盤庚》若顚木之有由蘖。《註》古作㽕,顚仆也。㽕木生條也。○按《說文》註:古文省弓,則㽕係正字,由乃古省。據《尚書註》則㽕屬古文,似誤。

《韻補》叶延知切,音夷。《馮衍·顯志賦》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歿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叶羊諸切,音余。《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正字通》音妖。冶由,女子笑貌。

【国】

國【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囗囶圀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泰】

泰【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蓋切,音太。《說文》滑也。

大也。《前漢·郊祀歌》揚金光,橫泰河。

通也。《易·泰卦》天地交泰。

甚也。《詩·小雅》昊天泰憮。

寬也,安也。《論語》君子泰而不驕。

侈也。《晉語》恃其富寵以泰於國。

丘名。《爾雅·釋丘》右陵泰丘。

風名。《爾雅·釋天》西風謂之泰風。《註》西風成物,物豐泰也。

山名。《爾雅·釋山》泰山爲東嶽。

有小泰山,在朱虛縣,汶水所出。

州名。本晉海陵郡,今屬揚州府。

泰安州,本唐泰州,屬濟南府。俱見《廣輿記》。

澤名。《山海經》瀤澤之水,東北流,注于泰澤。

社名。《蔡邕·獨斷》天子之宗社曰泰社。

尊名。《禮·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韻補》叶他計切,音替。《曹植·七啓》元化參神,與靈合契。惠澤播於黎苗,威靈鎭乎無外。超隆平於殷周,踵羲皇而齊泰。《說文》亦省作太。从水。俗作,非是。

【民】

民【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彌鄰切,音泯。《說文》衆萌也。言萌而無識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書·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禮·緇衣》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

四民。《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註》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司民,星名。《周禮·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註》司民,軒轅角也。《釋文》軒轅十七星,如龍形,有兩角,角有大民、小民。

官名。《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民曹,漢官名。《後漢·百官志》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註》《蔡質·漢舊儀》曰:典膳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民部,今戸部也。《文獻通考》漢置尚書郞四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至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吳有戸部,晉有度支,皆主筭也。後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禮》之制,隋初有度支尚書,則幷後周民部之職。開皇二年,改度支爲民部。永徽初,改民部爲戸部。

北方有比肩民,見《爾雅·釋地》。南方有裸民,見《呂氏春秋》。

白民國,白身,背有角,乗之壽二千歲。羽民國,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國,其民皆生卵。毛民國,其民皆生毛。

有勞民、搖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諸國,見《山海經》。

鶴民國,人長三寸,日行千里,見《窮神祕苑》。

姓,見《姓苑》。

叶鄰知切,音離。《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過吾門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煩下民。

叶彌延切,音眠。《楊方·合歡詩》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六書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義非一。有總言人者,《詩》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對君而言者,《書》民惟邦本。是也。有別於在位而言者,《詩》宜民宜人。註:人謂臣,民謂衆庶。是也。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于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况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

【丰】

丰【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集韻》符風切,音馮。丰茸,草盛貌。《說文》从生,上下達也。《徐曰》艸之生,上盛者,其下必深根也。毛氏曰:凡邦夆峰豐等字从此。

容色美好貌。《詩·鄭風》子之丰兮。《六書正譌》俗作丰,上畫从丿者,非。(豐)〔古文〕。《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

《玉篇》大也。《廣韻》多也。《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疏》謂犧牲禮物多也。《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註》大也。《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

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廣韻》茂也,盛也。《詩·小雅》在彼豐草。《傳》豐,茂也。《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註》豐,盛。約,衰也。

猶厚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歲熟曰豐。《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註》雷也。

豐席。《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豐本,韭別名。《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註》其根本茂盛也。

地名。《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水名。《詩·大雅》豐水東注。《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縣名。《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

陝西,隋置豐州。

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鋒也。

姓。《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

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叶敷文切,音分。《蔡邕·》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勳。

叶敷康切,音芳。《韓愈·歐陽生哀辭》友則旣獲兮,祿實不豐。以志爲養兮,何有牛羊。(豐)

【年】

年【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撚平聲。《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春秋•桓三年》有年。《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宣十六年》大有年。《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歲也。《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齒也。《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註》引年,挍年也。《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姓。《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叶禰因切,音紉。《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