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翻翠池花浪

出自:宋代·吴文英《法曲献仙音》

拼音:[bié,biè][fān][cuì][chí][huā][làng]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查看原文

字义

【别】

別【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翻】

翻【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孚袁切《韻會》浮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番。《說文·新附字》飛也。《張衡·西京賦》衆鳥翩翻。

《增韻》反覆也。通作幡。

通作反。

《韻補》叶孚愔切《鄭曼季·贈陸雲詩》鴛鴦于飛,徘徊翩翻。載頡載頏,命侶鳴羣。

《韻補》叶孚焉切,西京賦與旃同叶。《集韻》或作飜。亦作拚。

【翠】

翠【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

《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池】

池【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直離切《集韻》《正韻》陳知切《韻會》除知切,音馳。《說文》治也。孔安國曰:停水曰池。《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註》謂陂障之水道也。《禮·月令》毋漉陂池。《註》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

城塹曰溝池。《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註》城有水曰池。

朝夕池,海也。《枚乗諫吳王書》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註》蘇林曰:以海水朝夕爲池。

咸池,天神也。《東方朔·七諫》屬天命而委之咸池。

咸池,黃帝樂名。

堯樂名,大咸亦曰咸池。《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咸池以祭地示。《註》咸池,大咸也。《禮·樂記》咸池備矣。《註》咸,皆也。池之爲言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

咸池,星名。主五穀。見《史記·天官書》。

亢池,星名。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見《甘氏星經》。

《爾雅·釋樂註》琴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濵,言其服。

棺飾。《禮·檀弓》池視重霤。《疏》池者,柳車之池也。織竹爲之,形如籠,衣以靑布,以承鼈甲,名之爲池,象重霤方面之數。

《小爾雅》埋柩謂之殔,殔坎謂之池。

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

道家名腎中偃月爐爲玉池。《黃庭經》玉池淸水灌靈根,審能行之可長存。

心之別名爲中池。《黃庭經》中池有士衣赤衣,田下三寸神所居。

裝潢家以卷縫罅處爲玉池。《楊愼·墐戸錄》古裝裱卷軸,引首後以綾黏者曰贉,唐人謂之玉池。

差池,飛貌。《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黃池,地名。《春秋·哀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天池,山名。在南陽。

州名。《廣輿記》池州府,漢屬丹陽,三國吳爲石城侯邑,隋曰秋浦,曰池陽,唐宋曰池州。

姓。漢中牟令池瑗。見《風俗通》。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音駝。與沱通。《說文》江別流也。

虖池,水名。在幷州界。《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虖池。《註》虖池,出鹵城。池,徒多切。◎按禮器作惡池,山海經作滹沱,戰國策作呼沲,詛楚文作惡駝,音義同。

陂池,或作坡陁。《刋謬正俗》陂池讀如坡陁,猶言靡迤耳。

《楚辭·九歌》與汝沐兮咸池,晞子髮兮陽之阿。《揚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靖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註》池讀沱。

《正韻》直列切,音徹。《禮·檀弓》主人旣祖塡池。《註》塡池當讀爲奠徹。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浪】

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姓。晉浪逢。

《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