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闱一逐队

出自:清代·王戬《邢州咏怀次少陵自京赴奉先韵》

拼音:[jí][wéi][yī][zhú][du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我生天壤间,赋性苦迂拙。
清时慕王贡,讵敢说稷契。
一编抱膝吟,辄拟向空阔。
倦起出户牖,寓目江天豁。
速化讵无术,妄念颇执热。
窃谓科名中,亦可奋伟烈。
每望通籍者,如星欲附月。
棘闱一逐队,誓与性命诀。
蹉跎竟无成,资身百凡缺。
彼苍何荼毒,更尔衣食夺。
老亲丘壑志,胡为遭斗穴。
祸机发强弩,凶波翻溟渤。
相依颂系来,难辞公卿谒。
恶名幸逃免,奔走双骭没。
五载一敝裘,脱落类旄节。
厚颜对时辈,戒门或被绝。
驱车身万里,饮泣肠寸裂。
因归蓬筚内,息影咏明发。
华发映青袍,长年共愁结。
篮舆病可御,仙潜指嵽嵲。
倾耳谷鸟幽,徐步石径滑。
菽水尽欢欣,歌声殷击戛。
北窗隔戎马,恍游怀与葛。
木叶落洞庭,寒风吹裋褐。
饥驱不暇懒,岁暮且复出。
箧间世务书,欲上苍龙阙。
举家挥泪送,尚冀涸辙活。
割爱就畏途,所遇无故物。
烟尘汝阳道,有情皆懔栗。
村落春不生,鬼瞷悬罄室。
夜眠进新炊,蔬齑杂死质。
十日抱杞忧,中原怕萧瑟。
万人饱草木,安望千头橘。
汉廷免租诏,霈泽到白骨。
劝籴并发粟,新恩口争述。
除夕渡大河,气象回异辙。
试临广武望,巨灵蹠突兀。
太行亘长云,华彝无断折。
淇澳森呼汹,漳流搅勃窣。
停骖问邢州,代马翻恋越。
邑宰有行役,泥涂耻谁雪。
公子蒙招邀,慰我思若渴。
自古患难交,圣贤贵有卒。
未知主人意,背客潜悲咽。
整衣盼京洛,未往心屡折。
待诏满金门,兹行戒仓卒。
崇高卵易压,羁旅檀可伐。
思倚数钜公,清言霏玉屑。
欲嫁惜娉婷,不见厕养卒。
南国愧妇女,芣苡闲采掇。

查看原文

注释

【棘闱】1.春秋楚棘邑之门。 2.棘围。
【逐队】谓随众而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棘】

棘【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紀力切,音殛。《說文》小棗叢生者。《詩詁》棘如棗而多刺,木堅,色赤,叢生,人多以爲藩。歲久無刺,亦能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爲白棘,實酸者爲樲棘,亦名酸棗。《詩·邶風》吹彼棘心。《疏》棘,木之難長養者。

《爾雅·釋木》終牛棘。《註》卽馬棘也,刺粗而長。

執囚之處爲叢棘。《易·坎卦》係用纆,寘于叢棘。《左傳·哀八年》邾子無道,吳子囚諸樓臺,栫之以棘。

九棘,外朝也。《禮·王制》史以獄成吿于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吿于大司,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註》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與戟通。《禮·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左傳·隱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而逐之。《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地名。垂棘、赤棘,春秋晉地。

藥名。《本草》天門冬,一名天棘。

棘扈,鳥名。《賈逵云》棘扈,竊丹,爲果驅鳥者也。

與僰通。《禮·王制》四夷,西曰僰。

姓。《論語》棘子成。

《唐韻》居里切,音紀。

《廣韻》居吏切,音記。義同。

【闱】

闈【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說文》宮中之門也。《禮·雜記》夫人至,入自闈門。《釋文》闈,音韋,宮中之門。《左傳·閔二年註》宮中小門謂之闈。《釋文》音韋。《史記·齊太公世家》攻闈與大門。《註》宮中之門曰闈。《前漢·敘傳》皆及旹君之門闈。

地名。《左傳·昭二十三年》尹辛取西闈。《註》西闈,周地。《釋文》闈,音韋。

《集韻》吁韋切《韻會》區韋切,音暉。《禮·雜記》夫人至,入自闈門。《釋文》劉昌宗音暉。《左傳·閔二年註》宮中小門,謂之闈。《釋文》亦音暉。

或作帷。《禮·雜記·闈門註》闈門,或爲帷門。俗作,非。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队】

隊【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對切《正韻》杜對切,音憝。《說文》从高隊也,失也。

《玉篇》部也。百人也。《廣韻》羣隊也。《左傳·文十六年》楚子乗馹,會師於臨品,分爲二隊。《註》隊,部也。兩道攻之。《司馬相如·上林賦》車按行,騎就隊。

《集韻》《正韻》直類切,音懟。《集韻》落也。《禮·檀弓》退人若將隊諸淵。

《樂記》上如抗,下如隊。《釋文》隊,直媿反。《左傳·成十二年》俾隊其師。《集韻》本作墜。亦作隧。

《集韻》徐醉切,音遂。與隧同。詳隧字註。

《前漢·王莽傳》分爲六尉六隊。《註》隊,音遂。

《天子傳》得絕銒山之隊。《註》隊,謂谷中險阻道也。

《集韻》杜罪切,憝上聲。羣也。

相关诗句
芣苡闲采掇 南国愧妇女 不见厕养卒 欲嫁惜娉婷 清言霏玉屑 思倚数钜公 羁旅檀可伐 崇高卵易压 兹行戒仓卒 待诏满金门 未往心屡折 整衣盼京洛 背客潜悲咽 未知主人意 圣贤贵有卒 自古患难交 慰我思若渴 公子蒙招邀 泥涂耻谁雪 邑宰有行役 代马翻恋越 停骖问邢州 漳流搅勃窣 淇澳森呼汹 华彝无断折 太行亘长云 巨灵蹠突兀 试临广武望 气象回异辙 除夕渡大河 新恩口争述 劝籴并发粟 霈泽到白骨 汉廷免租诏 安望千头橘 万人饱草木 中原怕萧瑟 十日抱杞忧 蔬齑杂死质 夜眠进新炊 鬼瞷悬罄室 村落春不生 有情皆懔栗 烟尘汝阳道 所遇无故物 割爱就畏途 尚冀涸辙活 举家挥泪送 欲上苍龙阙 箧间世务书 岁暮且复出 饥驱不暇懒 寒风吹裋褐 木叶落洞庭 恍游怀与葛 北窗隔戎马 歌声殷击戛 菽水尽欢欣 徐步石径滑 倾耳谷鸟幽 仙潜指嵽嵲 篮舆病可御 长年共愁结 华发映青袍 息影咏明发 因归蓬筚内 饮泣肠寸裂 驱车身万里 戒门或被绝 厚颜对时辈 脱落类旄节 五载一敝裘 奔走双骭没 恶名幸逃免 难辞公卿谒 相依颂系来 凶波翻溟渤 祸机发强弩 胡为遭斗穴 老亲丘壑志 更尔衣食夺 彼苍何荼毒 资身百凡缺 蹉跎竟无成 誓与性命诀 棘闱一逐队 如星欲附月 每望通籍者 亦可奋伟烈 窃谓科名中 妄念颇执热 速化讵无术 寓目江天豁 倦起出户牖 辄拟向空阔 一编抱膝吟 讵敢说稷契 清时慕王贡 赋性苦迂拙 我生天壤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