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云冉冉来棼楣

出自:清代·梁章钜《苏斋观岱顶秦篆新剔十字》

拼音:[dài][yún][rǎn][rǎn][lái][fén][méi]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名山第一磨崖奇,古今第一小篆师。
嵯峨文字压钟隶,伯生曾跋曹丕碑。
又一伯生生苦晚,汲古动我深长差咨。
廿九字石毁复得,七十余载神护持。
岱史纵迷北平许,具名犹备去疾斯。
夜虹熊熊玉女池,风雨离合元君祠。
残星镇地作光怪,渍溜裂石无差虒。
飘然片纸远飞到,挂壁隐隐森鳞而,如麟一角凤一羽。
已冠石墨千圆骊。
申屠徐郑并敛手,何况汝刻之罘遗。
我生五岳未涉一,远梦直蹑鹅峰陲。
安能三日坐卧对,更胝右手精毡椎。
墨缘漫托刘斯立,眼福敢比江邻几。
先向蒋侯乞拓本,岱云冉冉来棼楣

查看原文

注释

【岱云】汉应劭《风俗通.山泽.五岳》:"岱者,始也;宗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天下,其惟泰山乎!"后遂以"岱云"指喜雨之云。
【冉冉】1.缓慢地:香气冉冉飘来|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2.柔软的样子: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棼楣】楼阁的栋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岱】

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其祠曰靑帝,去黃河二百餘里。《風俗通》岱,胎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隂陽之交,觸石膚寸而合,不終朝而徧雨天下,故爲五嶽之長。《正字通》東嶽,古但稱太山。太代音同,故借代加山。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冉】

冉【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正韻》而琰切,音染。《玉篇》毛冉冉也,行也,進也,侵也。亦作冄。

【来】

來【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玄孫之子曰來孫。

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䅘。

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姓。

《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棼】

棼【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符分切,音汾。《說文》複屋棟也。《徐曰》複屋背重梁。《班固·西都賦》列棼橑以布翼。《又》虹霓迴帶於棼楣。

薠麻謂之棼。《周禮·春官·巾車之職》素車棼蔽。《註》棼,麻布也。

《說文》林木棼錯也。《徐鉉曰》木多,故上出也。

亂也。《書·呂》泯泯棼棼。《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廣韻》父吻切,音憤。人名。楚有伯棼。

【楣】

楣【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謨杯切,聯也,齊謂之檐,楚謂之梠。徐引《爾雅·釋宮》楣謂之梁,謂門上橫樑也。眉猶際也。《釋名》楣,眉也。近前各兩,若面之有眉。《儀禮·鄕射禮》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註》五架之屋,正中曰棟,次曰楣。《鄕飮酒禮》賔升主人阼階上,當楣北面再拜。《註》楣,前梁也。楣字从睂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