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置邮符

出自:清代·徐乾学《金谷》

拼音:[hǎi][dài][zhì][yóu][fú]

平仄:仄仄仄平平

河阳金谷涧,涧水尚潺湲。
当年开宴处,台馆不复存。
缅想石卫尉,声势何燀赫。
海岱置邮符,荆扬来贾舶。
苍头衣绮裘,侍婢遗朱舄。
锦障烂如云,珊瑚碎不惜。
造膝结贾谧,望尘拜广成。
富贵可长保,讵知祸患婴。
多财信为累,三叹涕泪横。
至今歌舞地,萧飒鸺鹠鸣。
吾闻伏波言,贵者可复贱。
盈冲无定端,瞬息市朝变。
钱币宁祸人,物聚理必散。
寄言夸毗子,豪华非所羡。

查看原文

注释

【海岱】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海,渤海;岱,泰山。
【置邮】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邮符】发给往来人员,准许其在驿站食宿及使用其车马的凭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海】

海【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集韻》或作。

【岱】

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其祠曰靑帝,去黃河二百餘里。《風俗通》岱,胎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隂陽之交,觸石膚寸而合,不終朝而徧雨天下,故爲五嶽之長。《正字通》東嶽,古但稱太山。太代音同,故借代加山。

【置】

置【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从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

《玉篇》安置也。

《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集韻》直吏切,音㯰。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邮】

邮【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玉篇》左馮翊高陵縣有邮亭。

《廣韻》鄕名。

《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高郵,州名。

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叶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正字通》《說文》本作。《集韻》作缷。(郵)

【符】

符【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釋名》符,付也。書所敕命于上,付使傳行之也。《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篇海》符者,輔也,所以輔信。

驗也,證也,合也。《六書音義》符之爲言扶也,兩相符合而不差也。《周禮·地官》門關用符節。《註》符節者,如今諸官詔符也。《史記·五帝紀》黃帝合符釜山。《註》合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高祖紀》六年,剖符行封。《孝文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註》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易也。師古曰:竹使符,與郡守各分其半,右留京師,左以與之。

符瑞。《禮·記註》萬物之符長。《疏》符謂甘露、醴泉之屬。

符籙。《帝王世紀》黃帝討蚩尤,西王母以符授之,乃立請祈之壇,親自受符。

木膚也。《山海經》丹木赤符而黑理。

書名。《黃帝泰階六符經》《隂符經》《春秋·感精符》。

官名。《前漢·趙堯傳》堯爲符璽御史。

姓。《廣韻》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爲符璽令,因而氏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有符離縣,犍爲郡有符縣,巴郡有符特山。《趙充國傳》匈奴發騎,旁塞至符奚盧山。《北史·隋本紀》開皇十五年,旅王符山。《山海經》符禺之山,符禺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獸名。《後漢·班超傳》月氏貢符拔。《註》符拔,形似麟而無角。

竹名。《廣東新語》雙髻峰下百十步,劉仙壇側有符竹,竹不甚高大,止數尺,葉上有文如蝸涎,如古篆籀,其行或複或單,或疎或密,葉葉不同,若今巫覡所書符者。一竹中有一葉二葉,或數十竹中無一葉,葉雖枯而文色不改。文多白,與葉色不同。山人謂之竹葉符,每以餉客。

敷無切。《史記·律書》萬物剖符甲而生。《註》符,音孚。

叶房尤切。《陳琳·大荒賦》考律歷于鳳鳥兮,問民事于九鳩。傷典墳之圯墜兮,關大聖之顯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