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堤惧伏鼋

出自:清代·许丽京《黄河》

拼音:[chuān][dī][jù][fú][yuán]

平仄:平平仄平平

浩淼浮天至,回旋动地翻。
阳关经百折,星宿合双源。
禹甸成功著,尧乡梗患烦。
分支归马谷,正派下龙门。
绝域穷飞鸟,穿堤惧伏鼋
扬波连北卜,如带走中原。
衮豫流偏驶,徐扬势共奔。
桃花春汛阔,竹箭雪涛喧。
今古常如此,功名不可论。
符徒夸德水,材尽取淇园。
亦有王横策,非无贾让言。
灌田齐雨润,转粟若云屯。
灾异由秦汉,经营及宋元。
荣光曾偶出,旧迹讵常存。
往昔洪流决,民生怨恨吞。
秋风沈白马,使者拥朱轓。
玉节声名大,金堤力役繁。
哀鸣中泽雁,痛哭万夫魂。
舟楫通淮便,泥沙合泗浑。
经纶才不小,修筑道偏尊。
瓠子狂澜静,彭城落日昏。
一时留伟绩,万姓感殊恩。
忠信涛能涉,纷纭舌可扪。
几人思利济,有客拟腾骞。
击目悲怀切,高歌气候温。
饥民愁雨雪,古庙荐菽蘩。
潦倒新诗卷,飘零浊酒尊。
乘槎虚壮志,西望极昆仑。

查看原文

字义

【穿】

穿【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川。《說文》通也,穴也。《詩·召南》誰謂䑕無牙,何以穿我屋。《前漢·食貨志》彭吳穿穢貊,朝鮮置滄海郡。《註》本皆荒梗,始開通之,故言穿。

《增韻》委曲入也,鑽也,鑿也。《前漢·溝洫志》穿渠漑田。

《廣韻》孔也。《史記·鄧通傳》孝文夢欲上天,有一黃頭郞從後推之,上顧見其衣裻帶後穿。《後漢·耿恭傳》衣屨穿決。

國名。《爾雅·釋地八狄疏》六曰穿胷。

《本草》百穿,蜂房也。

《拾遺記》江東謂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用紅縷繫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廣韻》尺絹切《集韻》《韻會》《正韻》樞絹切,音釧。貫也。《前漢·司馬遷傳》貫穿經傳。

叶樞倫切,音春。《揚雄·長楊賦》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無文。《註》寧,讀近寅。穿,樞倫切。

《韻會小補》於權切,音淵。火起貌。

【堤】

堤【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堤封頃畝。《漢書》作提。《顏師古曰》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氐。防也。

物之下安者曰堤。《淮南子·銓言訓》瓶甌有堤。

《集韻》勻規切,音畦。沐堤,郡名。

地名。鯀堤,在直隸淸河縣西,相傳鯀治水所築,側有廉頗墓。

大堤,在襄陽,宋隋王誕爲襄陽郡,聞諸女歌,因作大堤詞。《韓愈·送李遜赴襄陽詩》風流峴首客,花豔大堤倡。

《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與隄通。《正韻》堤本上聲,無平聲。後人相沿作平聲用。

【惧】

懼【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愳音具。《說文》恐也。从心瞿聲。或省作瞿。

《集韻》俱遇切《正韻》居遇切,音屨。《集韻》無守貌。

《集韻》懽俱切,音劬。亦恐也。《前漢·惠帝贊》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伏】

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乞伏,外國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鼋】

黿【亥集下】【黽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此以其類求之。《埤雅》黿亦思生,其脂得火,可燃鐵。《左傳·宣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天黿,次名。《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註》星,辰星也。天黿,次名。一曰枵。○按云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蜤蜴也。《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音岏。義同。

《韻補》叶虞雲切,音輑。《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