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摹蚓窍微

出自:清代·吴存义《次韵奉酬家仲畇尚书》

拼音:[shī][mó][yǐn][qiào][wēi]

平仄:平平仄仄平

昔我居柴墟,菰芦托幽窅。
弱冠事柔翰,闭户恣研讨。
经畬服许郑,词条撷江鲍。
如以碧镂管,仰窥青玉昊。
沥液漱回甘,散襟抒夙抱。
咫闻夸耳食,奥阼矜目巧。
通籍入承明,阊阖集簪袅。
兹白争权奇,飞黄咸服皂。
翠毂何雕锼,珊鞭相窈袅。
我似沧海粟,独对寒庭筱。
解颐寻匡衡,书空笑殷浩。
亦有金薤篇,但作宴瑱饱。
诗摹蚓窍微,字仿蚕眠小。
高冠虽切云,下士难闻道。
罗友逢揶揄,王澄真绝倒。
皇华忽駪征,白檀除热恼。
恩遇山海宽,报称涓埃少。
文轸谈竹王,锋车慑华䝤。
风尘厄辕驹,岁月过隙鸟。
谁知㽛町遥,重见戈甲扰。
钦䲹声已去,蛛蝥丝尚绕。
安得霹雳手,迅使霜箨扫。
勿令斗蜗角,相搏梦盬脑。
防秋静边亭,媐春集屯堡。
方今多鼓鼙,思之元发缟。
江汉生烽霾,妇孺积忧悄。
虐焰肆豨突,妖氛逞兔狡。
行当捧海浇,慎莫聚铁造。
罴虎严止齐,刍粟精覈考。
六韬奋鹰扬,七萃喜凫藻。
捷书奏甘泉,俘玉作典宝。
蠮螉清远塞,鲸鲵戮遐岛。
宵旰勤可纡,黔黎慰宜早。
请赓七德歌,愿向五湖老。
只余一片冰,怀中未能了。
荩箧无著书,花砖叨视草。
琳琅校天禄,殿阁趋云表。
珂影玉河深,钟声金阙晓。
再持英簜行,不觉舟车挠。
山水协素心,吟啸愧长爪。
苍茫鸿蹋雪,辗转虫食蓼。
付之括地图,浮以清酒醥。
大笔何淋漓,高咏发朕兆。
我归学放翁,年丰谢富媪。
安神艺苑间,怀旧烟波渺。
松柏见本性,岁寒期共保。

查看原文

注释

【蚓窍】1.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文才。语本唐韩愈轩辕弥明《石鼎联句》:"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2.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摹】

摹【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逋切,音模。《說文》規也。《集韻》有所規倣也。《前漢·高帝紀贊》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註》摹者,如畫工未施采事摹之。通作模。

《廣韻》以手摹也。《後漢·蔡邕傳》正定六經文字,邕自書冊於,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兩。或作撫,亦作摸。

《集韻》莫故切,音慕。義同。

【蚓】

蚓【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余忍切《集韻》《正韻》以忍切,音引。《說文》螾或作蚓。《禮·月令》蚯蚓出。《孟子》充仲子之操,則蚓而後可者也。《本草》蚯蚓,一名曲蟺,一名土龍,入藥用。白頸是其老者。《爾雅》謂之螼螾,巴人謂之朐䏰。《續博物志》蚯蚓長吟地中,江東謂之歌女。《埤雅》蚯蚓,土精,無心之蟲,與阜螽交。

寒蚓。詳蜸字註。

山蚓。《正字通》蛇名。大如蚓,有鱗,其尾如首。《正韻》通作螾。《集韻》亦作。

【窍】

竅【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正韻》苦弔切《集韻》《韻會》詰弔切,。《說文》穴也,空也。《禮·禮運》地秉陰竅于山川。《疏》謂地秉持于隂氣,爲孔于山川,以出納其氣。《周禮·天官》兩之以九竅之變。《註》陽竅七,隂竅二。《疏》七者在頭露見,故爲陽。二者在下不見,故爲隂。

凡藥以滑養竅。《疏》凡諸滑物通利往來似竅,故以養之。《山海經》貫胷國,其爲人胷有竅。

【微】

微【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

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