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空濛照愈鲜

出自:清代·伊朝栋《梦游庐山得句醒后成之》

拼音:[jiāng][yuè][kōng,kòng,kǒng][méng][zhào][yù][xiān,xiǎ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碧峰杰出南斗旁,敷浅原边曾一望。
别来廿年忽萦梦,匡君招我采芝洞。
我时手携绿玉筇,脚底踏破云千里。
虽无泠然御风术,济胜尚能登矹硉。
庐山之高兮,高如上青天。
上有九叠青冥之巘崿,下有九支缭绕之长川。
水帘迷旧谷,瀑布寻开先。
何人身立箕尾上,手挈银河倒泻青峰巅。
天风飘荡吹不断,江月空濛照愈鲜
千岩万嶂数名胜,回崖沓嶂适幽兴。
简寂庵空落照来,渊明醉石霞高映。
青葱佳荫竹树多,参天松柏缠女萝。
草堂尚见苔满砌,墨池犹想烟笼波。
莲白睹龟游,杏红遣虎守。
鹿祁祁以成群,鸟嘤嘤而求友。
五老云深三秀馥,瑶草琪花任人取。
庐山之高兮,高不数五岳。
盛唐天柱如儿孙,七泽五湖似杯杓。
指白马于吴阊,小朱方之城郭。
扪参拍井无寻尺,俯见卢敖升碧落。
松根有仙坐赌棋,橘中藏叟欢留博。
欲求驻景方,赠我长生药。
还精补脑炼金骨,虬鸾游戏千春乐。
吁嗟乎,人生乐事本有涯,梦魂犹靳酣烟霞。
一觉仙山比幻景,松筠猿鹤何之耶。
古来万事皆如此,蝴蝶华胥皆梦耳。
匡君匡君途已熟,从今夜夜梦应续。
数椽真欲结峰麓,中有藏书堪借读,身闲长抱白云宿。

查看原文

注释

【江月】1.江面上空的月亮。 2.江中的月影。
【空濛】〈书〉形容迷茫:山色~ㄧ烟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江】

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九江,在荆州。《書·禹貢》九江孔殷。《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韻補》叶古紅切,音公。《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名江魚爲公魚。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濛】

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微雨也。《詩·豳風》零雨其濛。或作靀。

濛鴻,元氣未分貌。《春秋·命曆序》濛鴻萌兆。

水名。《水經注》水出上邽縣西北邽山。

水名。《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廣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摠切,音蠓。濛澒,大水。一曰小溝。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愈】

愈【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玉篇》勝也。《廣韻》賢也。《增韻》過也。《孟子》丹之治水也,愈於禹。

進也,益也。《詩·小雅》憂心愈愈。《蘇氏曰》愈愈,益甚之意。

差也。《左傳·昭二十年》相從爲愈。《註》愈,差也。《正義》病差謂之愈。

《正韻》偶許切。義同。

《集韻》容朱切《韻會》羊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于。《老子·道德經》動而愈出。《音義》羊主反,又羊朱反。

通作兪。《吳語》越閒兪章。《荀子·仲尼篇》兪務而俞遠。讀作愈。《前漢·禮志》兪甚亡益。亦通作瘉。《晉語》東方之士孰爲瘉。《註》賢也。

《前漢·藝文志》不猶瘉於野乎。

與愉通。《荀子·正論篇》天子者,勢至重而形至怢,心至愈而志無所詘。《註》愈,讀爲愉。◎按廣韻,集韻,韻會,上聲俱切喩母,而正韻獨切疑母,蓋北音以疑爲喩,故又以喩爲疑也。然於平聲又切喩母,則其不安於疑母可知矣。

【鲜】

鮮【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相然切,音仙。魚名。出貉國。《禮·內則》冬宜鮮羽。《註》鮮,生魚也。

《玉篇》生也。《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傳》鳥獸新殺曰鮮。《儀禮·士昏禮》腊必用鮮。《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註》鮮,野獸也。

《廣韻》潔也。《易·說卦》爲蕃鮮。《註》鮮,明也。

《釋名》鮮,好也。《玉篇》善也。

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鮮山,故因號焉。

山水名。《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姓。《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鮮于,複姓。《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廣韻》《集韻》息淺切,音獮。《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釋文》盡也。

《書·無逸》惠鮮鰥寡。《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疏》鮮,少乏也。《詩·鄭風》終鮮兄弟。《箋》鮮,寡也。《禮·中庸》民鮮能久矣。《註》鮮,罕也。

少也。亦善也。《詩·邶風》籧篨不鮮。《箋》鮮,善也。《朱傳》少也。

《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鮮。《詩·大雅》度其鮮原。《傳》大山曰鮮。《朱傳》鮮,善也。

《正韻》與獻同。《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與犀同。《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亦曰鮮,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集韻》私箭切,獮去聲。姓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