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狮气尤悍

出自:清代·李祖年《甲子正月十九日韦斋用松岑险韵诗见贻步韵作答》

拼音:[bó][shī][qì][yóu][hàn]

平仄:平平仄平仄

我似桃源人,久已忘秦汉。
曝檐咬菜根,深禁作烦蒜。
感时时一吟,不忌乌台案。
鸣鹤久在林,弃薪难供爨。
偶作朋樽招,新旧雨各半。
狂来恣涂抹,狼籍似画墁。
坐中多豪英,诗城作桢干。
斗韵费与金,搏狮气尤悍
干将与莫邪,不知几辟灌。
勇夫或再厉,怯者颜已汗。
丑效西施颦,精愧稽康锻。
敢诩步后尘,聊供君一撺。

查看原文

字义

【搏】

搏【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說文》索持也。《禮·月令》孟秋務博執。一曰至也。《書·益稷》搏拊琴瑟。

拊也,拍也。《史記·李斯傳》彈箏搏髀。

手擊也。《釋名》指廣搏以擊之。《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夢與楚子搏。《史記·項羽紀》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取也。《史記·李斯傳》鑠金百鎰,盜跖不搏。《註》搏猶攫也,取也。凡鳥翼擊物,必轉足取攫,故人取物亦云搏也。

《唐韻》《集韻》匹各切,音粕。亦擊也。

《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付。亦擊取也。或作捕。

《集韻》符遇切,音附。捕也。

《集韻》蒲故切《正韻》薄故切,音步。與捕同。詳捕字註。

【狮】

獅【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音師。《玉篇》猛獸也。《爾雅·釋獸》狻麑。《註》卽獅子也。漢順帝時疎勒王來獻犎牛及獅子。東觀記:疎勒王遣使文時詣闕,獻獅子,似虎,正黃有髥耏,尾端茸毛大如斗。◎按後漢書順帝紀作師。《正字通》獅,牡者有耏髥,尾大如斗。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毎一吼,百獸辟易。一名白獸。

《廣韻》犬生二子。〇按爾雅釋畜:犬生二師,作師。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尤】

尤【寅集上】【尢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怣《唐韻》《集韻》羽求切《韻會》疑求切《正韻》于求切,音郵。《說文》尤,異也。从乙又聲。《徐曰》乙欲出而見閡,則顯其尤異者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未有殊尤絕迹可考於今者。《註》尤,異也。一曰甚也,過也。

《廣韻》怨也。《詩·鄘風》許人尤之,衆稚且狂。《左傳·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最也。《莊子·徐無鬼》夫子物之尤也。《註》言於人物之中稱之爲最。

蚩尤,黃帝臣。帝與戰於涿鹿,殺之。今畫其形於旗上,名蚩尤旗。

彗星亦名蚩尤旗。

姑尤,齊東界二水名。《左傳·昭二十年》聊攝以東,姑尤以西。

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郵。《詩·小雅》不知其郵。《前漢·成帝詔》以顯其郵。

叶戸恢切,音回。《詩·小雅》廢爲殘賊,莫知其尤。叶上梅。

叶與之切,音怡。《詩·鄘風》大夫君子,無我有尤。叶下之。

叶以諸切,音余。《道藏歌》日月粲華暉,如光照眞符。億兆不同劫,千載莫之尤。

【悍】

悍【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說文》勇也。从心旱聲。《倉頡篇》桀也。《周禮·春官·大宗伯地產註》楚性急悍。

《集韻》《類篇》下罕切《韻會》侯旱切,音旱。《集韻》性急也。通作旱。《史記·賈誼傳》水激則旱兮。《註》讀與悍同。

《五音集韻》胡笴切,音旱。《集韻》戸版切,音睅。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