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气渐舒

出自:清代·沈叔埏《藏香酬袁春圃方伯》

拼音:[yī][zhù][qì][jiàn,jiān][shū]

平仄:平仄仄平平

我闻小西天,名曰乌斯藏。
有香唵叭殊,无佛喇嘛妄。
市赢聚蜀都,贡远陋邛杖。
辟邪兼辟寒,却秽同却瘴。
百品压都梁,万里列亭障。
闲尝按舆图,有足资博访。
江卡至铁凹,攒峦而沓嶂。
说班多以西,地柏俨盆盎。
取料皆此树,枝樛连蜷状。
红者何物成,番红花争映。
黄者价稍昂,龙鲤指爪猛。
厥篚包楛皮,其国枕苇荡。
蛮夫担重荷,犏牛载兼两。
雪岭白嵯峨,金沙黄浩漾。
㚋舍丽层霄,革船渡恶浪。
拉萨不爱珍,夹霸岂愁掠。
袖编纪销喃,舌人非谲诳。
周末传化人,执袪愿腾上。
灵关辟相如,绝国通博望。
回鹘再朝唐,摩尼汗所仗。
明初设官司,偶举事终旷。
丕铄入吾朝,威棱德洪鬯。
一从赐锦幢,百倍荣蕃帐。
绣靴舞侲童,金甲戏天将。
藏果饤宾筵,法华琅梵放。
缅昔东宗喀,香界噶丹创。
逦迤至卫西,黄教迭演唱。
达赖大智慧,庄严具诸相。
甫生即能言,三世知不妄。
恭逢我文殊,日入尤化向。
清净坐莲花,徕宾礼曾抗。
闰年昨旱癫,畏景转炎炀。
老母被隆暑,泄泻婴微恙。
不惮涤厕牏,所苦竭津赃。
贫乏甲煎供,质有膏炉长。
珍逾握椒贻,佐我白华养。
虚室生吉祥,篆烟乍摇飏。
一炷气渐舒,再爇神已王。
裛裛九窍透,郁郁百骸畅。
快比酒健羸,霍如盐疗胀。
难老祝延龄,新秋胜饮沆。
默想乌拉驮,远逾鄂博防。
牛头记海岸,凤脑谈瀛阆。
闭阁惭小宗,循陔秉微尚。
行和良在兹,高谊焉敢忘。
金鳞喷犹余,银鸭烬仍傍。
赋诗补香乘,庶用答嘉贶。

查看原文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炷】

炷【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玉篇》燈炷也。《正韻》火炷燼所著者。《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主。義同。《集韻》本作主。◎按說文主字註云:鐙中火主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今皆从火。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渐】

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側銜切,音。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集韻》子艷切,音。漸洳,溼貌也。

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舒】

舒【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商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說文》伸也。《博雅》舒,展也。《揚子·方言》舒,勃展也。東齊之閒凡展物謂之舒勃。

《廣韻》緩也,遲也,徐也。《爾雅·釋詁》舒,敘也。《詩·大雅》王舒保作。《傳》舒,徐也。《釋文》舒,序也。《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疏》舒遲,閒雅也。《淮南子·原道訓》柔弱以靜,舒安以定。《註》舒,詳也。

《爾雅·釋詁》緒也。《註》又爲端緒。

《韻會》散也,開也。

國名。《詩·魯頌》荆舒是懲。《疏》舒,楚之與國。《春秋·僖三年》徐人取舒。《註》舒國,今廬江舒縣。《韻會》唐置舒州,宋改安慶府。

《左傳·襄二十三年》明日將復戰,期于壽舒。《註》壽舒,莒地。

姓。唐舒元興。

鼎名。《左傳·定六年》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鑑。《疏》舒鼎,鼎名。

《博雅》月御謂之望舒。《抱朴子·喻蔽卷》羲和昇光以啟旦,望舒曜景以灼夜。

《禮·內則》舒鴈翠,鵠鴞胖,舒鳧翠。《註》舒鴈,鵝也。舒鳧,鶩也。

《韻會》通作荼。《史記·建元以來侯表》荆荼是徵。《註》荼,音舒。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斵目必荼。《註》荼,讀爲舒。古文舒荼假借字。

《五音集韻》羊茹切。與豫同。《晉書·地理志》豫,飾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舒讀作豫。

《韻補》叶商支切,音詩。《越采葛婦歌》增封益地賜羽奇,几杖茵蓐諸侯儀。羣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不能移。

相关诗句
庶用答嘉贶 赋诗补香乘 银鸭烬仍傍 金鳞喷犹余 高谊焉敢忘 行和良在兹 循陔秉微尚 闭阁惭小宗 凤脑谈瀛阆 牛头记海岸 远逾鄂博防 默想乌拉驮 新秋胜饮沆 难老祝延龄 霍如盐疗胀 快比酒健羸 郁郁百骸畅 裛裛九窍透 再爇神已王 一炷气渐舒 篆烟乍摇飏 虚室生吉祥 佐我白华养 珍逾握椒贻 质有膏炉长 贫乏甲煎供 所苦竭津赃 不惮涤厕牏 泄泻婴微恙 老母被隆暑 畏景转炎炀 闰年昨旱癫 徕宾礼曾抗 清净坐莲花 日入尤化向 恭逢我文殊 三世知不妄 甫生即能言 庄严具诸相 达赖大智慧 黄教迭演唱 逦迤至卫西 香界噶丹创 缅昔东宗喀 法华琅梵放 藏果饤宾筵 金甲戏天将 绣靴舞侲童 百倍荣蕃帐 一从赐锦幢 威棱德洪鬯 丕铄入吾朝 偶举事终旷 明初设官司 摩尼汗所仗 回鹘再朝唐 绝国通博望 灵关辟相如 执袪愿腾上 周末传化人 舌人非谲诳 袖编纪销喃 夹霸岂愁掠 拉萨不爱珍 革船渡恶浪 㚋舍丽层霄 金沙黄浩漾 雪岭白嵯峨 犏牛载兼两 蛮夫担重荷 其国枕苇荡 厥篚包楛皮 龙鲤指爪猛 黄者价稍昂 番红花争映 红者何物成 枝樛连蜷状 取料皆此树 地柏俨盆盎 说班多以西 攒峦而沓嶂 江卡至铁凹 有足资博访 闲尝按舆图 万里列亭障 百品压都梁 却秽同却瘴 辟邪兼辟寒 贡远陋邛杖 市赢聚蜀都 无佛喇嘛妄 有香唵叭殊 名曰乌斯藏 我闻小西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