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峋势如蹲

出自:清代·杨揆《熊耳山》

拼音:[lín][xún][shì][rú][d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名山古熊耳,禹迹详记载。
嶙峋势如蹲,嵩华屹相对。
众峰互回抱,百里分向背。
中见双崖披,半壁色纯黛。
车轮愁欲脱,马力行苦惫。
摩空磴道盘,危步屐齿碍。
疏花坼林红,惊羽堕岩翠。
下视浮濛流,出涧仅如带。
随山三百折,始与洛水汇。
中原苦平衍,到此意殊快。
全秦收不得,奇沓落关外。
长空卷层阴,绝壑忽昼晦。
飞云过太行,流影逼衣袂。
因知二陵近,风雨如有待。
循途陟高冈,勇进非敢退。
投足得山坳,漫告仆夫瘁。

查看原文

注释

【嶙峋】1.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耸立。也形容人瘦削而骨头突出的样子:峰峦嶙峋|瘦骨嶙峋。 2.比喻为人刚直:风骨嶙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嶙】

嶙【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力珍切《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嶙峋,山崖重深貌。《前漢·揚雄傳》岭巆嶙峋。顏師古曰:節級貌。

《廣韻》力忍切《集韻》《類篇》《韻會》里忍切《正韻》良忍切,音凜。嶾嶙,山峻貌。《潘岳·西征賦》裁陂陀以嶾嶙。

【峋】

峋【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荀。嶙峋,山厓重深貌。一曰山有起伏也。《揚雄·甘泉賦》岭巆嶙峋,洞無涯兮。

節級貌。《左思·魏都賦》階,道也。嶙峋,次級也。

【势】

勢【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增韻》氣燄也。《書·君》毋倚勢作威。

《韻會》外腎爲勢。宮,男子割勢。

《韻補》叶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羣山旣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蹲】

蹲【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踆《唐韻》《韻會》《正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說文》踞也。《後漢·魯恭傳》蹲夷踞肆。《莊子·外物篇》蹲乎會稽。

《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詩·小雅》蹲蹲舞我。《傳》蹲蹲,舞貌。《釋文》蹲,七旬反。本或作墫。《前漢·揚雄傳》蹲蹲如此。《註》蹲蹲,行有節。

《集韻》粗本切,音鱒。聚也。《左傳·成十六年》蹲甲而射之。《註》蹲,聚也。

《集韻》蹤倫切,音遵。鷷,或作蹲。雉,西方曰鷷。

《集韻》祖本切,音。義同。

《集韻》徂丸切,同躦。或作蹲。

《集韻》趣允切。蹲循,緩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