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觅青莲共跨鲸

出自:清代·张镛《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

拼音:[yù][mì][qīng][lián][gòng,gōng][kuà][jī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尺木老人年八十,太白楼头留绝笔。
挥霍十指生烟峦,董巨荆关咸气夺。
落帆直上牛渚矶,惊看壁上排嵚巇。
四山拔地出天阙,乾窦坤位无乖离。
天门日观陡而壮,峨岷积素殊其状。
回雁峰高巫峡长,香炉瀑布遥相望。
镇高岳耸西与东,齐州九点青蒙蒙。
峰峦向背觉明晦,江湖澒洞疑奔{氵众}。
羲和策驭走屋底,雷雨喧豗清昼里。
涧壑淙淙槛际来,元气淋漓妒真宰。
我生由来好探奇,往往名山欲问之。
瞿唐岱畎万里隔,足茧终年或未窥。
兹从一室纷相列,眼底峰峰昭若揭。
夺造化兮泣鬼神,观止此矣我心折。
天光澹沱日气清,凭栏四望暮霭平。
同行顾盼无人赏,欲觅青莲共跨鲸

查看原文

注释

【青莲】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3.喻佛眼。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宋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绀宇出青莲。"自注:"荆公宅已为寺。"明高启《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2)指佛经。唐刘禹锡《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清钮琇《觚剩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唐太宗《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于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甘露。"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紫绶金章,锢蔽了白马青莲旧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九华山。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南二十里﹐旧名九子山。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九华山。 6.见"青莲居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欲】

欲【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

《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

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

婉順貌。《禮·祭義》其薦之也,敬以欲。

將然也。《古銘》欲墮不墮,逢王顆。《杜甫詩》渾欲不勝簪。

與慾通。《詩·大雅》匪棘其欲。《註》與慾同。

《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裕。義同。《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鄕別趣。東西南北,騁嗜奔欲。《潘岳·西征賦》旣餐服以屬厭,泊恬靜以無欲。俱讀裕。

叶余律切,音聿。《易林》鼎足承德,嘉謀是克。爲王開庭,得心所欲。

【觅】

覓【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銘入聲。《廣韻》求也。《魏志·管輅傳》覓索餘光。《晉書·武帝紀》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

《唐書·南蠻傳》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

《宋史·眞宗紀》祥符三年,以西凉府覓諾族瘴疫,賜藥。《正字通》从爪从見。俗作覔。非。《字彙補》一作非。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莲】

蓮【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苓《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連。《爾雅疏》北人以蓮爲荷。

《說文》芙蕖之實也。《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註》蓮謂房也。

《集韻》連彥切,連去聲。《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蓮勺。《後漢·鄭興傳註》蓮勺,故城在今同州下邳縣東北。

《字彙補》所夾切。草名。《廣雅》鳶尾、烏蓮,射干也。

【共】

共【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跨】

跨【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胯。《說文》渡也。《玉篇》越也。《左傳·昭十三年》康王跨之。《註》過其上。

《廣韻》兩股閒也。《詩·魯頌》有驈有黃。《傳》驪馬白跨曰驈。《疏》郭云:髀閒也。倉頡篇云:兩股閒也。

《廣韻》《集韻》《正韻》苦故切,音庫。踞也。《晉語》不跨其國。《註》猶踞也。《史記·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跨野馬。《註》索隱曰:跨,乗之也。

《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吳人云坐曰跨。《類篇》大坐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瓦切,音㡁。䠚跨,行不進貌。

《集韻》枯買切,音胯。䠚跨,行貌。

【鲸】

鯨【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本作䲔,海大魚也。《玉篇》魚之王。《古今注》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十丈。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眼如明月珠。互詳鯢字註。《後漢·班固傳》於是發鯨魚,鏗華鐘。《註》海岸中有大魚名鯨。

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鯨魚,鯨魚擊蒲牢,蒲牢輒大鳴。凡鐘欲令其聲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爲鯨魚。

《西京雜記》漢武刻石爲鯨,置昆明池,每雷雨,魚常鳴吼,鱗鬣皆動。《杜甫詩》石鯨鱗甲動秋風。

《集韻》渠良切,音彊。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