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旷荡胸臆

出自:明代·顾可久《石门》

拼音:[zhāo][kuàng][dàng][xiōng][yì]

平仄:平仄仄平仄

达人不婴物,雅好在邱园。
晨兴念山游,邀客观石门。
绿崖屡登顿,度径奋层骞。
怀新意转胜,悲往鉴独存。
前瞻缅江屿,俯瞰临郊原。
石窦红泉细,鸟道白云屯。
昭旷荡胸臆,窈窕屏嚣喧。
朋簪惊绝倒,仙舄遥翩翻。
复此泉上酌,谷响思穷源。
非君多道韵,表灵谁能论。
来者其自今,风流眷弥敦。
倘事诠图牒,聊用嗣所言。

查看原文

注释

【昭旷】犹言开朗豁达。
【旷荡】1.空阔;宽广:~的草原。 2.(思想、心胸)开朗:心怀~。
【胸臆】胸怀;心中:其说不袭陈言,发自胸臆。也指心里的话或想法:直抒胸臆|异县逢旧友,初欣写胸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昭】

昭【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招。《說文》日明也。《爾雅·釋詁》昭,見也。《博雅》明也。《玉篇》光也。《廣韻》著也,覿也。《易·晉卦》君子以自昭明德。《書·堯典》百姓昭明。《詩·大雅》於昭于天。

《禮·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

《祭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魯語》明者爲昭,次者爲穆。

《禮·樂記》蟄蟲昭蘇。《註》昭,曉也。蟄蟲以發生爲曉,更息曰蘇。

姓。《戰國策》楚有昭奚恤。《屈原·離騷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集韻》時饒切《正韻》時昭切,音韶。廟中佋穆,或作昭。《佩觽集》說文自有佋穆之字,以佋爲昭,蓋借音耳。李祭酒涪說爲晉諱昭,改音韶,失之也。

《集韻》《韻會》《正韻》止少切,音沼。《詩·魯頌》其馬蹻蹻,其音昭昭。《釋文》昭,之繞反。

《集韻》《正韻》之笑切。照,或省作昭。

《韻補》叶蚩於切。《前漢·敘傳》受命之初,贊功剖符。奕世弘業,爵土乃昭。

叶之由切。《楚辭·九章》臨沅湘之淵兮,遂自忍而沈流。卒沒身而絕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旷】

曠【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苦謗切,音壙。《說文》明也。《後漢·竇融傳》則曠若發曚。《註》曠,明也。

《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傳》曠,空也。《前漢·賈山傳》曠日十年。《註》師古曰:曠,空也,廢也。《劉楨·贈五官中郞將詩》彌曠十餘旬。《註》《倉頡篇》曰:曠,疎曠也。

《博雅》曠,遠也。曠曠,大也。《篇海》久也,豁也。《廣韻》又姓。

【荡】

蕩【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音盪。大也。《論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釋名》蕩,排盪去穢垢也。《禮·昏義》蕩天下之隂事。

《禮·月令》仲冬諸生蕩。《註》蕩謂物動萌芽也。

《書·畢命》以蕩陵德。《傳》放蕩也。

《書·盤庚》今我民用,蕩析離居。《註》播蕩也。

《詩·大雅》蕩蕩上帝。《傳》蕩蕩,法度廢壞貌。

姓。《春秋·僖二十五年註》宋桓公生子蕩,後以蕩爲氏。

他浪切,音儻。義同。

底朗切,音黨。《周禮·地官·稻人》以溝蕩水。《註》謂以溝行水也。

《前漢·揚雄傳》雄爲人易佚蕩。《註》佚蕩,緩也。

他郞切,音湯。地名。《史記·魯仲連傳》止于蕩隂不進。《註》河內有蕩隂縣。

水名。《前漢·地理志》蕩水東至內黃澤。

坦朗切。平易也。《詩·齊風》魯道有蕩。徐邈讀帑。

【胸】

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同胷。

【臆】

臆【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力切,音億。《說文》胷肉也。《廣韻》胷臆。《史記·扁鵲傳》因噓唏服臆。

滿也。《揚子·方言》臆,滿也。《註》愊臆,氣滿之也。

抑也。《釋名》臆猶抑也。抑氣所塞也。

《集韻》隱己切,音譩。和醴酏爲飮也。

《韻會》通作意。《史記·賈誼傳》請以臆對。《漢書》作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