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堵万族嘘吸匀

出自:清代·黎简《南海神庙观龙取师子洋》

拼音:[ān][dǔ][wàn,mò][zú][xū,shī][xī][yún]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木棉花如赤城赤,花外玄云铁为壁。
中有峥嵘雪山白,内洋水立天柱直。
欲作波涛无暇力,九阍虎豹万骑随,二仪虚空一声塞。
羲和张驭日濡轨,雨师无权水雹石。
圣人御天神物驯,安堵万族嘘吸匀
天池不扰北冥翼,龙势直朝南海神。
已饫鸿濛翻覆重,不大声色阴阳分。
云中犹垂尾百丈,阿那欲上不得上。
有如天帝曳尘拂,雨脚如丝出仙掌。
忽然竟入云切平,一雨天下三日晴。
百川得之皆倍盈,乃知江海下以益。
龙屈神渊蠖一尺,二物相需乃谦德。

查看原文

注释

【安堵】〈书〉安定;安居:~如常。
【万族】犹万类。
【嘘吸】1.大气鼓荡,吐纳呼吸。 2.啼泣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堵】

堵【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垣也。一丈爲板,五板爲堵。《詩·小雅》百堵皆作《韓詩外傳》原憲居環堵之室,茨以蓬蒿。

懸鐘磬之名。《周禮·春官》小胥半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虡,謂之堵,全之在一虡,謂之肆。

相安曰安堵。《史記·高帝記》上入關,約法三章,吏民皆安堵如故。

畜積之象。《莊子·盗跖篇》欲富就利,故滿若堵。

方語,若箇,這箇,兀的,曰阿堵。《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字,婦令婢以錢繞牀下,不得行,衍晨起呼婢曰:舉却阿堵中物。

姓。《左傳》鄭有堵叔。

《廣韻》章也切《集韻》止野切,音者。縣名。《史記·張釋之傳》釋之,堵縣人。亦姓。《左傳》鄭堵女父,堵狗。

山名。《山海經》苦山東曰堵山,神天愚居之。

水名。《水經注》堵水,出堵陽北山南,源逕小堵鄕。《後漢·光武紀》岑彭爲征南大將軍,討鄧奉于堵鄕。

《集韻》東徒切。同闍。城門臺也。

時遮切,音蛇。《爾雅·釋宮》闍謂之臺。闍,或从土。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族】

族【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㞺昨木切,音鑿。《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類篇》一曰从㫃,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

聚也。《書·堯典》以親九族。《註》高祖至孫之親。《詩·周南》振振公族。《傳》公族,公同祖也。《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

《書·堯典》方命圯族。《傳》族,類也。

《書·泰誓》罪人以族。《傳》一人有罪,濫。

《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爲族。《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註》族,家也。

《爾雅·釋詁》木族生爲灌。《註》族,叢生。《疏》木叢生者爲灌。

《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註》交錯聚結爲族。

《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千切,音凑。與蔟同。《前漢·律歷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淮南子·泰族訓註》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

《集韻》《正韻》切,音奏。樂變也。《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註》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

《集韻》《類篇》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

【嘘】

噓【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朽居切《集韻》《韻會》《正韻》休居切,音虛。《說文》吹也。《玉篇》吹噓。《聲類》出氣急曰吹,緩曰噓。《正韻》蹙脣吐氣曰吹,虛口出氣曰噓。吹氣出於肺屬隂,故寒。噓氣出丹田屬陽,故溫。《莊子·天運篇》孰噓吸是。

《徐無鬼》仰天而噓。《集韻》亦作吁。◎按正韻云:亦作呴喣欨。此三字匈于切,屬虞韻,噓屬魚韻,音切各異,正韻非。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噓。《字彙》《正字通》作噓。附十二畫,非,今攺正。

【吸】

吸【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翕。《說文》內息也。从口及聲。《玉篇》吸,引也。《正字通》氣出爲吹,氣入爲息。《楚辭·九章》吸湛露之浮涼。

《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註》皆林木鼔動之聲。

人名。《史記·高祖紀》令將軍王吸屯武關。

《田橫傳》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于千乗。

《廣韻》同翕。《玉篇》引《詩·小雅》:載吸其舌。按今《詩》作翕。箋,猶引也。

吸吸。《劉向·九歎》雲吸吸以湫戾。

《六書故》俗謂飮曰吸。

【匀】

勻【子集下】【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羊倫切《集韻》《韻會》兪倫切,音云。《說文》少也。从勹从二。指事也。一曰均也。《玉篇》齊也。《廣韻》徧也。《杜甫·麗人行》肌理細膩骨肉勻。

《集韻》規倫切,音君。與均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