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瞻望一咨嗟

出自:清代·吴曾贯《杜家庙古梓行》

拼音:[pái][huái][zhān][wàng][yī][zī][jiē]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杜家庙前古梓树,阅历岁年不知数。
直从崖底出崖巅,偃蹇轮囷踞当路。
黛色千寻撑碧空,苍皮百尺磨青铜。
宵来蓦地作雷雨,知是枝叶摇天风。
川岳钟灵生奇杰,千百万中得其一。
何意双龙此蜿蜒,短长大小相俦匹。
其上闻有神灵栖,云旂飘瞥雾马嘶。
枌榆父老勤作社,神箫巫鼓相挨挤。
间言仁庙南巡事,鸾皇发声著神异。
至今铁牌题识明,康熙三十八年铸。
乃知人物贵负奇,遭逢不计早与迟。
此树托根几百载,始得躬逢敕护时。
又知持地慎毋苟,寄托乾坤期不朽。
假令野火得烧空,焉得长翘行客首。
徘徊瞻望一咨嗟,灵气郁郁生枝丫。
丞相柏生锦官宅,窦氏桂老燕山家。
力支大厦诚能荷,莫向风尘愁坎坷。
却怜生长匠石门,材不材间犹剩我。

查看原文

注释

【徘徊】来回地走:他一个人在小路上徘徊了很久。
【瞻望】1.远望;展望。 2.仰望;仰慕。
【咨嗟】1.叹息:侧身西望长咨嗟|费、尤二人俱咨嗟长叹,复以酒酬西伯。 2.赞叹:四坐咨嗟称快|三将细看了形势,叹羡咨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徘】

徘【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同俳。《說文》本作裴。

【徊】

徊【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恢切《集韻》《韻會》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玉篇》徘徊,猶彷徨也。《集韻》徘徊,不進貌。《史記·呂后紀》徘徊往來。《古詩》淸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瞻】

瞻【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職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說文》臨視也。《韻會》仰視曰瞻。《詩·邶風》瞻彼日月。《禮·曲禮》視瞻無回。

官名。《魏書·官氏志》有瞻人郞。

國名。《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北距兢伽河。

山水名。《山海經》有瞻諸山。

瞻水,出婁涿山,東流注於洛。

姓。《正字通》元有瞻思,通經學。

通作詹。《史記·周本紀》顧詹有河。

《集韻》章豔切,詹去聲。視也。

叶側姜切,音章。《詩·大雅》維此惠君,民入所瞻。秉心宣猶,考愼其相。相平聲。

叶側銜切,斬平聲。《詩·小雅》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望】

望【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咨】

咨【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卽夷切《集韻》津夷切,音資。《說文》謀事曰咨。《爾雅·釋詁》咨,謀也。《書·舜典》咨十有二牧。《傳》咨亦謀也。《詩·小雅》周爰咨諏。《周語》單子儉敬讓咨,以應成德。

《爾雅·釋詁》嗟咨,也。《書·堯典》帝曰:咨汝羲暨和。《傳》咨,嗟也。

《君牙》小民惟曰怨咨。

《揚子·方言》忸怩慙歰也,或謂之㗤咨。

《爾雅·釋詁》咨,此也。《疏》咨與兹同。

《集韻》資四切,音恣。歎聲。《易·萃卦》齎咨涕洟。《註》齎咨,嗟歎之辭。《陸德明·音義》咨音諮,又將利反。

【嗟】

嗟【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也。《釋名》嗟,佐也。言不足以盡意,故發此聲以自佐也。《書·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詩·周南》嗟我懷人。

《齊風》猗嗟昌兮。《疏》猗是心內不平,嗟是口之喑咀,皆傷歎之聲。《禮·檀弓》嗟來食。《廣韻》同。

《集韻》遭哥切,音䦈。《易·離卦》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音義》王肅讀遭哥切《阮籍·詠懷詩》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韻會補》子夜切,音借。同唶。《三蒼詁》咄嗟,易度也。猶言呼吸之閒。字本作唶。古有咄唶歌。世說石崇作豆粥,咄嗟而辦。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