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驱雷霆

出自:清代·蔡希邠《柳州偕曹介藩太守金辅臣司马游立鱼峰遍探岩洞诸胜遂题》

拼音:[ān][dé,děi,de][qū][léi][tí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灵鱼自何年,波底猝飞出。
龙门不得上,矫首作山立。
化龙虽未成,终胜枯鱼泣。
至今石缝髓,常带残沫湿。
其腹空能容,中有洞六七。
平生抱奇好,特为留一日。
招携两长官,车马亭前集。
幽岩户不扃,左右随客入。
突兀挺孤砫,诡异罗四壁。
仰骇崩朵云,离地才数尺。
摩顶防欲压,势甚危岌岌。
缨络纷下垂,纯是钟乳汁。
天女霞裁帔,罗汉风飘笠。
貌固难尽传,目亦无暇给。
岂知涉犹浅,愈转境愈密。
窈深曲而达,白昼黑于漆。
秉烛为我导,所到必穷历。
雪窦放光明,变幻相千亿。
神物互屈蟠,恶兽相搏击。
森然欲攫人,对此毛发慄。
睨视忽猛省,谬想潜起蛰。
安得驱雷霆,更挟风雨力。
奋鬣山动摇,一夜头角戢。
阴崖徙空潭,惊舞赤鲩赤。
骑之蹑云汉,万里江倒吸。

查看原文

注释

【雷霆】1.雷暴;霹雳。 2.比喻威力或怒气:~万钧ㄧ大发~(大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驱】

驅【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敺《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音區。《玉篇》逐遣也。《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玉篇》驟也,奔馳也。《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集韻》《韻會》祛尤切,音丘。義同。《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廣韻》《集韻》《韻會》區遇切,音姁。義同。《班固·東都賦》舉㷭伐鼓,申令三驅。輕車霆激,驍騎電騖。《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通作歐。《史記·趙世家》歐,代地。《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叶直谷切,音逐。《詩·秦風》游環脅驅。叶下續轂。俗作駈䮃,非。

【雷】

雷【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罍。《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聲。象回轉形。《易·說卦》震爲雷。《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

《禮·曲禮》毋雷同。《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註》雷鼓,八面鼓也。

《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

《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山名。《書·禹貢》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

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傳》雷夏,澤名。

漢侯國名。在東海。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外國名。《前漢·西域傳》無雷國王冶盧城。

州名。《韻會》在廣西,其山爲雷所震,水流爲江。唐置雷州。

姓也。《前漢·淮南王安傳》郞中雷被。

音纍。《楚辭·九歌》駕龍輈兮乗雷,載雲旗兮委蛇。《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註》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按晉語註,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集韻》魯水切,音壘。推石下也。

《集韻》盧對切,音類。本作礧。或作壘礌檑。《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禮·秋官·職金註》槍雷,椎椁之屬。《釋文》劉音誄。沈云:當爲礌,郞對反。《前漢·鼂錯傳·具藺石註》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師古曰:雷,來內反。

《正字通》擊鼓曰雷。《古樂府》官家出遊雷大鼓。

【霆】

霆【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說文》雷餘聲也。鈴鈴所以挺出萬物。从雨廷聲。《玉篇》霹靂也。《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易·繫辭》鼓之以雷霆。《詩·小雅》如霆如雷。《禮·孔子閒居》神氣風霆,風霆流形。

《玉篇》電也。《穀梁傳·隱九年》電霆也。○按雅云:當音挺。

《字彙補》借作庭。《漢楚相孫君》庭堅,作霆堅。

《集韻》他頂切,音珽。迅雷。

《廣韻》《正韻》徒鼎切《集韻》待頂切《韻會》待鼎切,音挺。《廣韻》疾雷。《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挺。《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穎。精若曜星,聲若雷霆。《埤雅》霆,或謂之電。蓋音庭則爲雷,音蜓則爲電。《淮南子·天文訓》隂陽相薄,感而爲雷,激而爲霆。

曰:疾雷不及掩耳,疾霆不及掩目。皆宜音蜓。

《集韻》《韻會》《正韻》徒徑切,音定。《集韻》雷也。《詩·小雅·如霆釋文》霆,又音定。《集韻》或作䨶。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