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梳高髻耸巍峨

出自:明代·李绍兴《大髻婆山》

拼音:[qiǎo][shū][gāo][jì][sǒng][wēi][é]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何代犹遗一阿婆,巧梳高髻耸巍峨
雨馀新理膏油腻,花发浓妆珠翠多。
煮海烟生疑执爨,采樵人唱讶悲歌。
望中咫尺阳台路,云雨不成知奈何。

查看原文

注释

【高髻】高绾之发髻。
【巍峨】1.亦作"巍峩"。 2.高大;高大雄伟。 3.倾侧不稳。多形容醉态。 4.比喻居高第,名列前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巧】

巧【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丂苦絞切,敲上聲。《說文》技也。《廣韻》能也,善也。《韻會》機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山海經》義均始爲巧,倕始作下民百巧。

《增韻》拙之反。《韻會》黠慧也。《老子·道德經》大巧若拙。《淮南子·主術訓》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責以捷巧。

《廣韻》好也。《詩·衞風》巧笑倩兮。

《韻會》射者工于命中曰巧。《孟子》知譬則巧也。

《廣韻》僞也。《詩·小雅》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傳》出言虛僞,而不知慚於人。《禮·月令》毋或作淫巧。《註》淫巧,謂僞飾不如法也。

《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叶去九切,音糗。《前漢·司馬遷傳》聖人不巧,時變是守。

【梳】

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音疏。《說文》理髮也。《徐曰》梳之言導也。《揚雄·長楊賦》頭蓬不暇梳。《文選》作梳,《漢書》作疏。

《博雅》經梳謂之枃。《廣韻》櫛也。《釋名》梳,言其齒疏也。《唐書·吳兢傳》朝有諷諫,猶髮之有梳。《集韻》或作。

《古音轉註》設竹切,音束。妝梳也。《劉禹錫·歷陽書事詩》容顏本南國,妝梳學西京。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髻】

髻【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音計。《說文》總髮也。从髟,吉聲。古通用結,此字後人所加。《史記·陸賈傳》尉佗魋結箕踞。《漢書註》結讀曰髻。《玉篇》同䯰。《集韻》亦作紒。

《集韻》喫吉切,音詰。《莊子·達生篇》竈有髻。《註》髻竈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

【耸】

耸【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正韻》息勇切,聳本字。(聳)《廣韻》息拱切《集韻》筍勇切《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音竦。《揚子·方言》聳,聾也。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聳。《註》言無所聞,常聳耳也。

高也。《韓愈·會合聯句》劒心知未死,詩思猶孤聳。

《揚子·方言》聳,欲也。荆吳之閒曰聳。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相勸曰聳。

《揚子·方言》聳,悚也。《註》謂警聳也。《左傳·成十四年》大夫聞之,無不聳懼。《楚語》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註》聳,敬也。

《集韻》雙講切,音。義同。

【巍】

巍【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廣韻》《集韻》《韻會》樂府》我皇敘羣材,洪烈何崔巍。

通作魏。《莊子·天下篇》魏然而已。《註》獨立貌。《集韻》或作嵬。《說文》牛威切。《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按《集韻》巍或作嵬,通作魏。《正韻》七灰,巍嵬魏收,魏註引《莊子》魏然而已。七隊獨收魏,魏姓魏國不借巍。《吳元滿·總要》附會《說文》魏音胃,以《周禮》象魏之魏,魏姓魏國皆作巍,非。巍字作从委从嵬。

【峨】

峨【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嵯峨,山高。《陸機·從軍行》崇山鬱嵯峨。

峨眉,山名,在四川嘉定州眉縣南百里,或作峩山,有三峰,曰大峩,中峩,小峩。《名山記》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

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皆有蛾眉山,名同而地別。

峩峩,高貌。《詩·大雅》奉璋峩峩。《註》執圭璋助祭者,儀容峩峩然。

《陸機·答賈長淵詩》淑問峩峩。

《韻會》通作俄。《前漢·揚雄傳》俄軒冕,雜衣裳。

叶魚羈切,音宜。《劉向·九歎》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菲菲。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峩峩。

叶阮古切,音五。《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祇嶫峨。飫沃羶薌,產祥降嘏。嘏音古。《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