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滑赵城乱相继

出自:清代·彭蕴章《议恤军营阵亡将士因思酿乱之由慨然有作》

拼音:[cáo][huá][zhào][chéng][luàn][xiāng,xiàng][jì]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神州一统州县千,牧民所恃守令贤。
去其害马群不乱,讽以佩犊善必迁。
万户皆得安耕凿,颛蒙何至甘作奸。
圣朝神武开王业,康熙戡乱文教宣。
乾隆之季世丰盛,大臣黩货民力殚。
民贫吏虐邪慝作,异端蜂起名白莲。
环攻城邑掠村落,干戈纷扰楚陕川。
嘉庆初元始渐息,师劳财匮幸释肩。
朝廷特颁宽大诏,胁从罔治多矜全。
大慝虽去莠民在,蘖芽旋复生其间。
敛财或众亦多术,漫衍宇内五十年。
亲民之官如传舍,但幸无事为苟安。
岂无一二循良吏,诘奸锄暴不避难。
徒搏终遭豺虎噬,无斧安得荆榛芟。
请兵既恐坐激变,酿乱不如求罢官。
因兹涂饰纲纪坏,甘贻后患忍目前。
曹滑赵城乱相继,武冈崇阳复揭竿。
削平虽赖施人力,成功得不归之天。
其时奸邪犹畏法,王师所至如飞翰。
自从言官禁海市,坐看万里鲸波掀。
大将无功战士嬉,行军失律国纪干。
官吏偷生尽恇怯,兵民无耻何责焉。
所赖圣神德泽厚,如培颠木阅岁寒。
环瀛十载疮痍复,金粟百万水旱蠲。
维持国脉使可继,急苏民困销烽烟。
今皇御宇崇名教,褒贤奖善茅如莲。
儒臣进讲勤稽古,博士议礼凛奉先。
心哀鸿泽逋赋豁,书达象胥番舶还。
方期斯世俗淳美,胡图僻壤民梗顽。
初闻桂岭啼枭鸟,旋见湘江游毒蟃。
欃枪远指斗牛野,氛祲近逼析木躔。
元戎屡易功未就,坚城叠破师无完。
三年缺斨悯士苦,六月出车望帅旋。
运筹帷幄臣无状,揽衣夙夜帝罔愆。
良由墨吏养痈久,黄巾妖孽遍九寰。
城狐社鼠声相应,诛戮不胜徒实繁。
所惜驱来鹅鹳阵,如罴如虎皆桓桓。
先轸入狄死犹壮,莫敖荒谷亦可怜。
勒名金石吊英魄,极目疆场招断魂。
司马旌功兼恤难,皇仁禄及其子孙。
公等九京当瞑目,人生一梦如浮云。
嗟余窃禄忝九列,委蛇曾无汗马勋。
惟愿羽书奏三捷,得见剑戟消八埏。
十年生聚邦本固,万方绥靖宪典宽。
圣人垂拱民气乐,贤才辅治官勿瘝。
倾否济屯在人事,自今以往当思艰。

查看原文

注释

【相继】副词。表示前后相接,没有中断:代表们在会上相继发言|十幢居民楼相继竣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曹】

曹【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昨牢切《集韻》《韻會》財勞切,也。在廷東,从㯥。治事者,从曰。《註》徐鍇曰:以言詞治獄也,故从曰。《前漢·成帝紀註》尙書四人爲四曹,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斷獄事。《後漢·百官志》世祖分六曹。

《詩·大雅》乃造其曹。《傳》曹,羣也。《朱傳》羣牧之處也。

《史記·平準書》分曹循行郡國。《註》曹,輩也。

《楚辭·招魂》分曹並進。《註》曹,偶也。

國名。《詩·曹風譜》周武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濟隂定陶是也。

姓。《姓氏急就篇》周武王封曹叔振鐸,後以國爲氏。

《韻補》叶徂侯切。《楚辭·招隱士》禽獸駭兮亡其曹,王孫兮歸來,山中不可以久留。

叶木何切。《蘇轍·嚴顏詩》斫頭除死子無怒,我豈畏死如兒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壯氣吞黃河。《五經文字》,經典相承,隷省作曹。《石經》作曺。

【滑】

滑【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姓,漢滑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治也。《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滑稽,謂俳諧也。《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混也。《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與汨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亦亂也。

【赵】

趙【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說文》趍趙也。

《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于大國也。

《廣韻》趙,少也,久也。

姓。《史記·趙世家》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爲趙氏。

國名。《前漢·地理志》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

《揚子·方言》牀杠,南楚之閒謂之趙。《註》趙當作兆,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杠爲挑牀,皆通也。

《集韻》徒了切,音窕。㨄或作,通作趙。刺也。《詩·周頌》其鎛斯趙。《傳》趙,刺也。《箋》以田器刺也。

《集韻》起了切。《詩·周頌·釋文》沈重讀。

同掉。《荀子·賦論篇》頭銛達而剽趙繚者耶。《註》趙,讀爲掉。掉,繚長貌。

《韻補》叶文呂切。《崔駰·達旨》魯連辨言以退燕,包胥單辭而存楚。唐且華顚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乱】

乱【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兵寇也。

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

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亂)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继】

繼【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爲㡭。俗作継,非。

《集韻》吉棄切,音繫。縛也。《後漢·李固傳》羣下繼望。《註》劉攽曰:繼是繼續之義,不可施於此。蓋本是繫字,繫綴天下之望也。○按繼又音繫,訓縛,卽繫之義。劉欲改繼爲繫,非是。

相关诗句
自今以往当思艰 倾否济屯在人事 贤才辅治官勿瘝 圣人垂拱民气乐 万方绥靖宪典宽 十年生聚邦本固 得见剑戟消八埏 惟愿羽书奏三捷 委蛇曾无汗马勋 嗟余窃禄忝九列 人生一梦如浮云 公等九京当瞑目 皇仁禄及其子孙 司马旌功兼恤难 极目疆场招断魂 勒名金石吊英魄 莫敖荒谷亦可怜 先轸入狄死犹壮 如罴如虎皆桓桓 所惜驱来鹅鹳阵 诛戮不胜徒实繁 城狐社鼠声相应 黄巾妖孽遍九寰 良由墨吏养痈久 揽衣夙夜帝罔愆 运筹帷幄臣无状 六月出车望帅旋 三年缺斨悯士苦 坚城叠破师无完 元戎屡易功未就 氛祲近逼析木躔 欃枪远指斗牛野 旋见湘江游毒蟃 初闻桂岭啼枭鸟 胡图僻壤民梗顽 方期斯世俗淳美 书达象胥番舶还 心哀鸿泽逋赋豁 博士议礼凛奉先 儒臣进讲勤稽古 褒贤奖善茅如莲 今皇御宇崇名教 急苏民困销烽烟 维持国脉使可继 金粟百万水旱蠲 环瀛十载疮痍复 如培颠木阅岁寒 所赖圣神德泽厚 兵民无耻何责焉 官吏偷生尽恇怯 行军失律国纪干 大将无功战士嬉 坐看万里鲸波掀 自从言官禁海市 王师所至如飞翰 其时奸邪犹畏法 成功得不归之天 削平虽赖施人力 武冈崇阳复揭竿 曹滑赵城乱相继 甘贻后患忍目前 因兹涂饰纲纪坏 酿乱不如求罢官 请兵既恐坐激变 无斧安得荆榛芟 徒搏终遭豺虎噬 诘奸锄暴不避难 岂无一二循良吏 但幸无事为苟安 亲民之官如传舍 漫衍宇内五十年 敛财或众亦多术 蘖芽旋复生其间 大慝虽去莠民在 胁从罔治多矜全 朝廷特颁宽大诏 师劳财匮幸释肩 嘉庆初元始渐息 干戈纷扰楚陕川 环攻城邑掠村落 异端蜂起名白莲 民贫吏虐邪慝作 大臣黩货民力殚 乾隆之季世丰盛 康熙戡乱文教宣 圣朝神武开王业 颛蒙何至甘作奸 万户皆得安耕凿 讽以佩犊善必迁 去其害马群不乱 牧民所恃守令贤 神州一统州县千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