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永为外捍

出自:清代·黄文琛《九月同琉球郑生赴通州作》

拼音:[yǒng][yǒng][wéi,wèi][wài][h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

西风送铃驮,初日浮古尘。
王事莫敢息,于役偕远人。
海藩被恩信,济济来成均。
私怀屡得请,不愧观国宾。
黄花酒已熟,吹帽值佳辰。
程期限公牒,仆隶嚬且呻。
安知余蓄念,疮痍轸边垠。
三载警烽檄,犬羊昧尊亲。
嘉尔笃忠孝,历险归我仁。
附枝无曲木,同辙非异轮。
汉德优既渥,景命终古新。
永永为外捍,不在输奇珍。
学省延国胄,所期化益淳。
凛然效一职,去矣无苦辛。

查看原文

注释

【永永】谓长远;长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永】

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正韻》于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

《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于衆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

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

姓。《列仙傳》有永石公。

《集韻》《正韻》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如字。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外】

外【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歪去聲。內之對,表也。《易·坤卦文言》義以方外。《家人彖傳》男正位乎外。《禮·祭義》禮也者,動於外者也。《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列子·仲尼篇》遠在八荒之外。

疏斥也。《易·泰卦彖傳》內君子,而外小人。《前漢·霍光傳》盡外我家。

度外,置之也。《後漢·光武紀》暫置此兩子于度外。

方外,散人也。《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

《集韻》五活切,音杌。《黃庭經》洞視得見無內外,存嗽五牙不飢渴,神華執中六丁謁。

叶征例切,音制。《詩·魏風》十畝之外兮。叶下泄逝。《說文》外,遠也。卜尚平旦,今若夕卜,于事外矣。會意。

【捍】

捍【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侯幹切,同扞。《禮·祭法》能捍大患則祀之。

《禮·內則》右佩玦捍。《註》捍謂拾也,言可以捍弦也。

《史記·貨殖傳》燕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捍少慮。《註》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唐韻》《集韻》下赧切,音僩。捍摌,搖動也。

止也。

《集韻》戸版切,患上聲。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