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看世熊等鸱吓

出自:清代·黄文琛《下滩》

拼音:[guàn][kàn,kān][shì][xióng][děng][chī][xià,hè]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溪神试我老胆勇,夜召风雨故惊悚。
岩垂壑沸豪秋湍,地机腾激晴雷汹。
船头半没船尾高,人与伏鳞共飞踊。
溅衣及屦自安坐,一木摆拨群力捧。
篙工脱险乃大笑,窃臆使君得毋恐。
岂知倔强性所成,莫以危疑震衰冗。
惯看世熊等鸱吓,嫉邪未敢悔前踵。
绿潭箭下平如席,搜奇早已诗肩耸。

查看原文

注释

【鸱吓】《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汉桓宽《盐铁论.毁学》:"今公卿以其富贵笑儒者,为之常行,得无若太山鸱吓鹓鶵乎?"后世即以"鸱吓"比喻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的怒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惯】

慣【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習也。

通作貫。《詩·魏風》三歲貫女。本作摜。从手貫聲。今文作慣。

【看】

看【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姓。見《姓苑》。

《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

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熊】

熊【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胡弓切,音雄。《說文》熊獸似豕,山居冬蟄,从能炎省。《爾雅·釋獸》熊,虎醜。《疏》醜類也。《書·禹貢》熊羆狐狸織皮。《詩·小雅》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赤熊。《爾雅·釋獸》魋如小熊。《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俗呼爲赤熊。

《史記·天官書》熊熊靑色有光。《山海經》槐江之山,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䰟䰟。

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史記·黃帝紀》南至于江登熊湘。《註》二山名。熊卽熊耳山。

《封禪書》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

《山海經》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啓而冬閉。

西熊,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又人名。《書·舜典》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

《史記·五帝紀》黃帝爲有熊。《韻會》有熊,國名。黃帝所都。

《廣韻》亦姓。《左傳》賢者熊宜僚。

複姓。《左傳》楚大夫熊率且比。

《集韻》矣㱡切。義同。《唐韻正》熊音羽陵反。春秋宣八年,葬我小君敬嬴。公羊穀梁傳作頃熊。頃音近敬,熊音近嬴。正義不得其解,乃云:一人有兩號。非矣。左傳昭七年,正義曰:張叔皮論云:賔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熊,久血爲燐,積灰生蠅王劭曰:古人讀熊于陵反。張叔用舊音也。熊當改入蒸韻。

《集韻》囊來切。同能。《左傳·昭七年》晉侯夢黃能入于寢門。《釋文》熊亦作能。如字,一音奴來反。三足鼈也。詳肉部能字註。《集韻》或作。

【等】

等【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多肯切《集韻》《韻會》得肯切《海篇》登上聲。類也,比也,輩也。《易·繫辭》爻有等,故曰物。《禮·曲禮》見同等不起。

齊也。《左傳疏》春秋分而晝夜等,謂之日中。

等級也。《禮·樂記》則貴賤等矣。《周禮·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左傳·隱五年》明貴賤,辨等列。

稱量輕重也。《孟子》等百世之王。《史記·夏本紀》四岳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

《篇海》等,待也。

《說文》齊也。从竹从寺。寺,官曹之等平也。

《字彙補》發等沐樹也。《王褒·僮約》焚槎發等。

佛書有方等經。

《廣韻》多改切《集韻》打亥切。齊也。

叶補里切。《韓愈·許國公神道銘》養安蒲坂,萬邦作等。與宰字叶。宰,獎里切。

【鸱】

鴟【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處脂切《集韻》《韻會》稱脂切,音摛。《說文》䳠也。《玉篇》鳧屬。鴟鴞,惡鳥,捉鳥子而食者。

角鴟,一名鵂鶹,一名鵋䳢,一名鵅。《爾雅·釋鳥》鴟鴞,鸋鴂。

茅鴟。《釋鳥》狂,茅鴟。《郭註》今鵵鴟也。似鷹而白。《疏》茅鴟,一名狂。廣雅云:茅鴟,鳩也。

怪鴟。《釋鳥註》卽鴟鵂也。《廣雅》今江東呼此屬爲怪鳥。《埤雅》怪鴟,一名隻狐,晝無所見,夜卽飛噉蚊蟲。莊子所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瞑目而不見丘山是也。

梟鴟。《爾雅·釋鳥郭註》土梟。

《山海經》南海蒼梧山有鴟久。《註》卽鴟舊。《又》三危山有鳥,狀如,名曰鴟。○按此鳥,疑別是一種。

鴟夷,革囊也。《史記·伍子胥傳》盛以鴟夷革。《註》取馬革爲榼形也。

《揚雄·酒箴》自用如此,不如鴟夷。《顏云》盛酒者也。

蹲鴟,芋也。《史記·貨殖傳》汶山下有蹲鴟。《華陽國志》汶山大芋如蹲鴟。

《茅鴟》,逸詩篇名。《左傳·襄二十八年》慶封來奔,穆子使工爲之誦《茅鴟》。《杜註》刺不敬也。

《書·呂》鴟義姦宄。註鴟義,以鴟張跋扈爲義也。庚桑子曰:人實鴟義而有其國。

《史記·貨殖傳》范蠡適齊爲鴟夷子皮。《正字通》字彙以鴟夷爲複姓,誤。

【吓】

嚇【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呼訝切《集韻》虛訝切,音罅。《集韻》亦作赫。《詩·大雅》反予來赫。《箋》口拒人謂之赫。《釋文》赫亦作嚇,鄭:許嫁反。《莊子·秋水篇》鴟得腐䑕,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註》司馬云:怒其聲,恐其奪己也。《釋文》嚇,許嫁反。《集韻》亦作哧。

《廣韻》笑聲。

《廣韻》呼格切《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詩·大雅·釋文》毛音許白反。《莊子·秋水篇釋文》又許伯反。

《廣韻》怒也。《集韻》通作赫。或作䓇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