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叶赤彫猗桑

出自:清代·阚凤楼《今日何日行》

拼音:[qīng][fēng][yè,xié][chì][diāo][yī,yǐ][sā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
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
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
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
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
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
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
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
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
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
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
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
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
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
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查看原文

注释

【青枫】1.苍翠的枫树。 2.见"青枫浦"。
【枫叶】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枫】

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方戎切《集韻》《韻會》方馮切《正韻》方中切,。《爾雅·釋木》楓,欇欇。《郭註》樹似白楊,葉圓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也。《埤雅》枝善搖,故字从風,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其材可以爲式。

《說文解字》楓木,漢宮殿中多植之,故稱楓宸。

《南方草木狀》楓香樹,子大如鴨卵,曝乾可燒,惟九眞郡有之。

《蜀本草》楓脂,入地千年化爲虎魄。

《本草圖經》引《述異記》:南中楓木之老者爲人形,亦呼爲靈楓,蓋癭瘤也。《譚景升化書》老楓化爲羽人,無情而之有情也。

孫炎云:欇欇生江上,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卽雨。

《集韻》悲廉切,音砭。義同。

《唐韻》方愔切,音近分。《張衡·西京賦》木則樅栝椶楠,梓棫楩楓。嘉卉灌叢,蔚若鄧林。

《唐韻》符咸切,音凡。《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淹,臯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集韻》甫凡切,音䒦。與杋同。

【叶】

叶【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

《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

《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

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博雅》聚也。

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

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

與䔾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加柶,覆之面葉。《註》古文葉爲䔾。

式涉切,音攝。《左傳·及葉註》葉,今南陽葉縣。

《韻補》叶,逆約切,音虐。《易林》桑芳將落,隕其黃葉。

叶於急切。《易林》同本異葉,樂人上德。東鄰慕義,來興吾國。

《集韻》徒協切,音牒。與䈎同,書篇名。《韻會》或作,非。

【赤】

赤【酉集中】【赤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說文》南方色也。《玉篇》朱色也。《易·說卦》乾爲大赤。《疏》取其盛陽之色也。《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廣五丈,東方靑,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禮·曲禮》周人尚赤。《註》以建子之月爲正,物萌色赤。

《書·康誥》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前漢·五行志》赤地千里。《註》空盡無物曰赤。

《韻會》裸裎曰赤體,見肉色也。

《史記·孟子列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韻會》赤縣,謂畿縣也。《晉書·成公綏傳》赤縣據於辰巳。

水名。《莊子·天地篇》黃帝遊乎赤水之北。《博雅》崑崙虛,赤水出其東南陬。

六赤。《正字通》今骰子別名。《李洞·贈李郞中詩》微黃喜兆莊周夢,六赤重新擲印成。

姓。《呂氏春秋》赤冀作臼。《列仙傳》赤斧,巴人。

《集韻》七迹切,音戚。《周禮·秋官》赤犮氏。《註》赤犮,猶言捇拔也。《疏》捇拔,除去之也。

《韻補》叶敕略切。《郭璞·猙贊》章義之山,奇怪所宅。有獸似豹,厥色惟赤。宅,徒洛切。《說文》作。

【彫】

彫【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音貂。《說文》琢文也。《廣雅》鏤也。《莊子·天道篇》覆載天地,彫刻衆形,而不爲巧。《前漢·張衡傳》器以彫飾爲好。《司馬相如·子虛賦》乗彫玉之輿。《註》師古曰:以玉飾輿,而彫鏤之。

《韻會》畫文也。《書·五子之歌》峻宇彫牆。《註》彫,繪飾也。《荀子·大略篇》天子彫弓。《註》彫畫爲文飾。《司馬相如·子虛賦》左烏號之彫弓。《註》郭璞曰:彫,畫也。

《正韻》傷瘁也。《魏志·明帝紀》於時百姓彫弊。

《正韻》殘也,零落也。《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文飾也。《前漢·司馬遷傳》今雖欲自彫琢曼辭以自解。《魏志·思王植傳》任性而行不自彫勵。

彫蓬,彫胡,草名。《爾雅·釋草》齧彫蓬。《司馬相如·子虛賦》東蘠彫胡。《註》點涅其面,畫體爲采,卽鮫人也。

《韻會》通作敦。《詩·大雅》敦弓旣堅。

《韻會》通作錭《荀子·禮論》錭刻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廣韻》亦作雕。《集韻》或作㓮。通作琱。

【猗】

猗【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离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宜切,音漪。《說文》犗犬也。从犬,奇聲。

《玉篇》歎辭也。《詩·周頌》猗與漆沮。《箋》猗與,歎美之言也。

《商頌》猗與那與。《晉語》猗兮違兮。《呂氏春秋》塗山女歌曰:侯人兮猗。實始作爲南音。

《廣韻》長也,倚也。《詩·小雅》有實其猗。《傳》猗,長也。《箋》猗,倚也。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猗猗,美盛貌。《班固·西都賦》曄曄猗猗。

《玉篇》猗氏,縣名。《史記·貨殖傳》猗頓用盬鹽起。《註》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

與漪通。《詩·魏風》河水淸且漣猗。《釋文》本亦作漪。

與兮通。《書·秦誓》斷斷猗無他伎。《疏》猗者,足句之辭,不爲義也。《禮·大學》引此作斷斷兮。猗是兮之類。

與欹通。《詩·齊風》猗嗟昌兮。《傳》猗嗟,歎辭。《釋文》或作欹。

與依同。《前漢·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廣韻》於綺切《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音倚。《廣韻》猗狔,猶窈窕也。《集韻》猗狔,弱貌。

《詩·衞風》寬兮綽兮,猗重較兮。《釋文》猗,於綺反。依也。

《詩·豳風》猗彼女桑。《傳》角而束之曰猗。《釋文》於綺反。徐音於宜反。

《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畞丘。《傳》猗,加也。

《集韻》倚可切《正韻》烏可切,音妸。《集韻》桑貌。《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傳》猗儺。柔順也。《釋文》猗,於可反。《集韻》或作阿。

《集韻》於義切,音輢。相附著也。《詩·小雅》兩驂不猗。《疏》不相依倚。《釋文》猗,於害反。

於綺反。

《韻會》於記切,音意。義同。

叶於何反,音窩。《詩·衞風》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桑】

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顙平聲。《說文》蠶食葉。《徐曰》叒音若。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搏桑叒木也。蠶所食神葉,故加木叒下以別之。《典術》桑箕,星之精。《詩·豳風·註疏》爰求柔桑,穉桑也。猗彼女桑,荑桑也。蠶月條桑,枝落采其葉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愛蠶食也。《史記·貨殖傳》齊魯千畝桑麻,其人與千戸侯等。

《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夏取桑柘之火。

檿桑,山桑也,絲中琴瑟絃。《書·禹貢》厥篚檿絲。

其材中弓榦。《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取榦之道,柘爲上,檿桑次之。

台桑,地名。啓所生處。《楚辭·天問》焉得嵞山氏女,而通之于台桑。

空桑,山名。《呂氏春秋》伊尹生于空桑。

桑林,樂名。《左傳·襄十年》宋公享魯侯于楚丘,請以桑林。

桑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註:桑扈,竊脂。

姓。《姓苑》秦大夫子桑之後,漢桑弘羊、桑楚。

複姓。桑丘、庚桑。,籀文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