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青突屼

出自:清代·曾懿《夏末秋初炎蒸未退病起无聊作此以示诸子》

拼音:[shǔ][shān][qīng][tū][wù]

平仄:仄平平平仄

病起苦炎熇,郁纡意不适。
乘晓临前轩,冷冷蕉露滴。
苔藓缘阶绿,败叶扫还积。
昨夜西风来,吹梦落天末。
眷念宦游子,天涯互相隔。
章江波溶溶,蜀山青突屼
长歌《行路难》,栈道历冰雪。
儿行万里遥,母心随征辙。
愿儿志四方,云程奋六翮。
仲子依帝都,圣恩美嘉节。
弱冠金闺彦,辞亲远行役。
护辇去复回,衣黦边尘迹。
愿儿俪璠玙,匡君并辅国。
愿儿如阳春,随时布德泽。
霭霭出岫云,曈曈浴海日。
勉哉为霖雨,努力同修德。

查看原文

注释

【蜀山】蜀地山岳的泛称。
【突屼】见"突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蜀】

蜀【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而愛憎異也。《詩·豳風》蜎蜎者蠋。本作蜀。詳蠋字註。

獸名。《山海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其文如虎,名曰鹿蜀。佩其皮尾,宜子孫。

《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

巴蜀,地名。秦置蜀郡,卽益州地。

《爾雅·釋山》獨者,蜀。《疏》山之孤獨者名蜀。

《字彙補》祠器也。《管子·形勢篇》抱蜀不言而廟堂旣脩。

同睽,見《歸藏易》。《楊愼曰》蠲字從蜀爲聲,音圭,則蜀固有圭音矣。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突】

突【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葖。《揚子·方言》江湘謂卒相見曰突。一曰出貌。《詩·齊風》突而弁兮。

觸也,欺也。《任昉·致大司馬簫衍記室箋》府朝初建,俊賢翹首,維此魚目,唐突璵璠。

穿也。《左傳·襄二十五年》鄭子展子產伐城。《註》突,穿也。

禿也。《荀子·非相篇》孫叔敖突禿長左。《註》謂短髮可凌突人者。

《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鎖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

名突也。

惡馬曰突。《前漢·法志》以鞿而御駻突。《註》突,惡馬。

竈突。《前漢·霍光傳》其竈直突。《集韻》作堗。

守城之門。《後漢·竇融傳》公孫述令守突門。《註》突門,守城之門。

屈突,吐突,外國姓。

《說略》雀自塞北來者,或名曰突厥。

《集韻》他括切,音捝。義同。

《集韻》徒結切,音垤。犬從穴中暫出也。

滑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王肅讀。

《集韻》陁沒切,音揬。義同。

《字彙補》都木切,音督。《山東志》濟南府有趵突泉,在白雪樓之前。

叶杜外切,音兌。《馬融·長笛賦》波瀾鱗淪,窊隆詭戾。瀑噴味,犇遯碭突。

【屼】

屼【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屼,山貌也。一曰禿山貌。《唐元結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五屼,山名,在犍爲郡。一山有五重,故名。《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嵼。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