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游灵鹫岭

出自:清代·袁昶《游灵隐次日作诗记之》

拼音:[zuó][yóu][líng][jiù][lǐng,l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少耽名山游,欲乘龙蹻去。
昨游灵鹫岭,异状难名数。
日行阎浮岚气殷,绿萝上覆云根孱。
洞中瘖虎伏何处,洞外老藓缘梯斑。
世上炎歊峡中冷,寒碧一勺牙生鋋。
峰峰石壁面势异,大似伊阙雕孱颜。
梁穿唐凿不暇诘,神工鬼斧搜天关。
辟支弟子已伟绝,况有七佛难跻攀。
韬光苦县篇第几,缥缈湿翠浮云间。
余杭之胜天目最,灵脉奔渟此山会。
绝顶传闻宵见日,海门遥望涛如带。
匆匆兴尽未果游,径坏奔泉鸣石濑。
山僧劫后梵筵空,惟有危楼卧古钟。
事往何人留镂壁,时清无钵可降龙。
逃空早晚重来此,待取秋山霜叶红。

查看原文

注释

【游灵】迷信指离开人体浮散游荡的灵魂。
【灵鹫】1.山名。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梵名耆阇崛。山中多鹫﹐故名。或云山形像鹫头而得名。如来曾在此讲《法华》等经﹐故佛教以为圣地。又简称灵山或鹫峰。 2.山名。即浙江杭州西湖的飞来峰。传说由印度飞来。 3.山名。在广东曲江北。 4.山名。在江西上饶东南。一名灵山。 5.峰名。在山西五台山中台之东南﹐亦称菩萨顶。峰有真容院﹐黄教喇嘛札萨克居此。
【鹫岭】1.鹫山。 2.借指佛寺。 3.指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故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昨】

昨【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藏入聲。《說文》累日也。《廣韻》昨日,隔一宵也。《莊子·外物篇》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姓。《廣韻》複姓有昨和氏。

與酢同。《周禮·春官·司几筵》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註》昨,讀曰酢。

【游】

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

《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

《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

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

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九游,星也。《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韻補》叶延知切,音移。《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叶衣虛切,音於。《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灵】

灵【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郞丁切,音靈。《字類》小熱貌。

《正字通》俗靈字。(靈)〔古文〕霛郞丁切,音鈴。《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

《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詩·鄘風》靈雨旣零。《箋》靈,善也。

《廣韻》福也。

《廣韻》巫也。《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靈氛,古之善占者。《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註》靈鼓,六面鼓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註》芻靈,束茅爲人。

《左傳·定九年》載蔥靈。《註》蔥靈,輺車名。

《楚辭·天問》曜靈安臧。《註》曜靈,日也。

《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廣韻》寵也。

《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爾雅·釋魚》二曰靈龜。《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州名。《史記·匈奴傳》丁靈。《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姓。《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叶靈年切,音連。《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說文》本作。

【鹫】

鷲【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就。《廣韻》鳥名。黑色,多子。師曠曰:南方有鳥,名羌鷲,黃頭,赤目,五色皆備。《本草》鷲悍多力,盤旋空中,無細不覩,卽白鵰也。一作就。

靈鷲,山名。《西域記》耆闍崛山,有兩峰雙立,鷲鳥常居其嶺,山遠望如鷲形,故名靈鷲山。《沈約·石象銘》永言鷲室,棲誡梵宮。

【岭】

岭【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

山名。《唐·元結·閔岭中樂府》入岭中而登玉峰。(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爲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爲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踰領。

叶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爲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