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君昔日监门图

出自:清代·毛国翰《文衡山万卷书楼图为张晴崖大令作》

拼音:[kàn,kān][jūn][xī][rì][jiān,jiàn][mén][tú]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白藤织笈枵腹守,馋眼无缘照蝌蚪。
垂涎胄子对书楼,大笑丹青空复有。
如闻琅简出海雾,不许人间借瓻酒。
楼上荒荒临水天,楼下嶓嶓长槐柳。
三百年来无此作,入幮那识衡山叟。
张公好古不知疲,嵬㞦枯云堆二酉。
帝遣炎官摄秘籍,手掣金鞭雷电走。
尺幅生绡完独存,西华浮空启户牖。
祇觉虚无罗检绳,那知胸怀列渊薮。
荟萃况归循吏传,湘间籍甚声名久。
去岁夏旱湖南饥,禾枯往往填陇亩。
贫士有书卖不得,万卷何曾换升斗。
今年春耕种入地,幸集流亡鸠户口。
看君昔日监门图,风迹还推凤楼手。
即今墨绶照昭陵,讲学文翁俱不朽。

查看原文

注释

【昔日】往日;从前。
【监门】1.监守门户。 2.守门小吏。 3.禁卫宫门之官。 4.监狱的门。 5.指监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看】

看【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

《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

姓。見《姓苑》。

《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

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

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监】

監【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減平聲。《說文》臨下也。《徐曰》安居以臨下,監之也。《揚子·方言》察也。《廣韻》領也。《詩·小雅》何用不監。《箋》女何用爲職,不監察之。《禮·王制》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於方伯之國。《註》使佐方伯,領諸侯,監臨而督察之也。上監去聲,下監平聲。《周禮·天官·大宰之職》邦國立其監。《註》謂公侯伯子男,各監一國。《莊子·天運篇》監臨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

《韻府》攝也。《左傳·閔二年》君行則守,守曰監國。

《韻會小補》觀也。《魯語》長監于世。

監寐,猶寤寐也。《後漢·桓帝紀》監寐寤嘆。《註》言雖寢而不寐也。

雲氣臨日也。《周禮·春官》眂祲掌十煇之灋,四曰監。《疏》謂有赤雲氣在日旁,如冠珥。珥,卽耳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歲隂在寅,歲星居丑,正月晨出東方,名曰監德。

《唐韻》格懺切《集韻》《韻會》居懺切《正韻》古陷切,減去聲。義同。

《爾雅·釋詁》視也。《書·太甲》天監厥德,用集大命。《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官名。《史記·五帝紀》黃帝置左右監。

《唐書·百官志》官寺之別曰寺,曰監。

《韻會》牧苑及鹽鐵官所治皆曰監。

宦寺亦曰監。《史記·秦本紀》衞鞅因景監求見孝公。《註》監,奄人也。

姓。《風俗通》衞康叔爲連屬之監,其後氏焉。《史記·田齊世家》監止爲齊公相。《註》監,一作闞。

《韻會》通作鑑鍳。《書·酒誥》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班倢伃·自傷賦》女圖以鏡監。

監監,如金之監而明察也。《靈樞經》陽明之上監監然。

《集韻》苦濫切,音闞。地名,在東平郡。《史記·封禪書》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註》監,音闞。

《前漢·韋孟諫詩》我王如何,曾不斯覽。黃髮不近,胡不時監。監叶覽,覽音濫。

叶古嫌切,音蒹。《韓愈·子產頌》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六書正譌》从臨省聲,兼意。从血者,與與監皆从血,會意。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图】

圖【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从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从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

《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計也。《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河圖。《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版圖。《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釋文》版,名籍。圖,地圖也。

《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强弱處。

圖讖,占驗之書也。《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圖象。《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註》小約劑萬民約也。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浮圖,佛敎也。

寺塔亦曰浮圖。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

《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叶他魯切,音吐。《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