擩染到诗砚

出自:清代·叶大庄《石壁客店》

拼音:[rǔ][rǎn][dào][shī][yàn]

平仄:仄仄仄平仄

众峡东回溪,风湍互跳旋。
崭崭斗绝壁,绿削缺瓜面。
单椒耸千寻,秋色丽丹绚。
涧底伏潜流,琮琤声一片。
羊肠在其上,窅窱祇如线。
客店悬崖孤,居停信云善。
竹镫酌新篘,擩染到诗砚
昨雨今初晴,舟行路尤便。
下滩不用篙,上滩不用纤。
十里方广岩,廿里永福县。

查看原文

字义

【擩】

擩【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而主切《集韻》橤主切,音乳。《說文》染也。《唐書·藝文志》擩嚌道眞。

《唐韻》《集韻》儒誰切,音蕤。義同。

搵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六曰擩祭。《註》擩讀爲虞芮之芮。以肝肺菹擩鹽醢中,以祭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升席坐取韭菹,以辨擩干醢,上豆之閒祭。或作㨎。

作㧫。

《集韻》《正韻》而宣切,輭平聲。義同。

挼莎也。與撋同。

《集韻》如劣切,音。義同。亦作㨎。

《唐韻》而遇切《集韻》儒遇切,音孺。手進物也。

《集韻》尼主切,音醹。拄也。

《唐韻》奴豆切《集韻》乃豆切,音耨。搆擩,不解事也。

【染】

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柔貌。《詩·小雅》荏染柔木。

《博雅》染耦,和諧也。

姓。《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到】

到【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

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诗】

詩【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始平聲。《說文》志也。《釋名》之也,志之所之也。《書·舜典》詩言志。《傳》心之所之謂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詩言志。《詩·國風·關雎序》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前漢·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舊唐書·經籍志》詩以紀興衰誦歡。

六詩。《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疏》按詩上下惟有風雅頌是詩之名也。三者之中有比賦興,故總謂之六詩。《鄭康成·六藝論》詩,絃歌諷諭之聲也。朱子曰:風雅頌,聲樂部分之名。賦比興,則所以制作風雅頌之體也。

樂章也。《荀子·勸學篇》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註》詩謂樂章,所以節聲音,至乎中而止,不使流淫也。

《類篇》承也,持也。《禮·內則》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註》詩之言承也。《疏》《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以手維持,則承奉之義,謂以手承下而抱負之。

姓。《後漢·南蠻傳》詩索,交阯朱䳒人。

《字彙補》讀作誅。《荀子·王制篇》修憲令,審詩商。《註》詩商,當爲誅賞。《樂論篇》作審誅賞。

【砚】

硯【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