矞云五色绕薇垣

出自:明代·苏方晋《柏梁体送欧崙山北上》

拼音:[yù,xù,jué][yún][wǔ][sè][rào][wēi][yuá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九真日南天宇宽,牛女星分朱明端。
仙灵窟宅连蜷蟠,五岭重溟矗淼漫。
扶舆蜿蟺满郁单,有美一人曰崙山。
孕精毓粹矹巑岏,沙洲乃翁幼承颜。
刻志励学熊和丸,平生浩气发冲冠。
左图右书穷研钻,九流百氏摘瑕瘢。
摛词千万翻涛澜,掐心擢肾剜肺肝。
嵬眼倾耳惊崩湍,揽佩纫纕结茝兰。
铺兜罗列衣冰纨,牛鬼蛇神怪携刓。
骇人毛磔与胆寒,抱璞握瑜陋砮丹。
雾縠参差珊瑚间,顿令屈宋如衙官。
三都八斗飘棻檀,一朝举翮去长安。
流音飞响雍门弹,淬锋砥锷挥镆干。
锟铻拂试琢琅玕,柱堂栋厦耸大观。
运斤游刃馀髀髋,岂徒芳誉插贤关。
兔罝鹗荐将登坛,清庙朱弦玉朱干。
鳞羽游翔宗虬鸾,咳唾九天珠落盘。
何数谪仙召金銮,待诏先生齿见攒。
矞云五色绕薇垣,天王得骏十二闲。
真才方联玉笋班,扶摇九万风斯抟。
簸荡乾坤谁跻扳,一鼓元气洗区寰。
此日送君云漫漫,山齾齾兮水潺潺。
秋霄淡荡香露漙,桂花馣蔼扶胥湾。
兰桨清风盩屋间,南浦销魂心悲酸。
离歌频写空濡翰,持杯把袂惜团栾,此去何时衣锦还。

查看原文

注释

【矞云】三色彩云﹐古代以为瑞征。语本汉董仲舒《雨雹对》:"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文选.左思<魏都赋>》:"矞云翔龙。"李善注:"矞云者,外幸内青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亭中云气往来,或化而为嘉禾瑞草,变而为矞云醲泉。"后用以喻贤德而有地位的人。
【五色】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2.泛指各种颜色。 3.神色。参见"五色无主"。 4.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
【薇垣】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矞】

矞【午集中】【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說文》以錐有所穿也。从矛从㕯。一曰滿有所出也。

《揚子·太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註》矞矞,物長春風之聲貌也。

矞似,人名。《左傳·文十年》楚范巫矞似。《註》范邑之巫也。

矞雲,瑞雲也。《前漢·董仲舒雨雹對》雲五色爲慶,三色成矞。《埤雅》或曰二色爲矞,外赤內靑謂之矞雲。矞同霱。

矞皇,神名。《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長離而後矞皇。《史記》作潏湟。

《五音集韻》况必切,熏入聲。《玉篇》飛貌。《類篇》驚遽貌。《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矞。《註》矞又作獝,驚飛也。《左思·吳都賦》驫駥飍矞。《註》衆馬走貌。矞同獝。《集韻》或作䎉。

《集韻》古穴切,音玦。權詐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矞宇嵬瑣。《註》矞同譎。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薇】

薇【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正韻》無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詩·召南》言采其薇。《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白薇,藥名。

蘼蕪,一名薇蕪。《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花名。《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壓勝。《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薔薇,見薔字註。

《唐韻》武悲切,音眉。《爾雅·釋草》薇垂水。《註》生於水邊。

薇銜,藥名。《集韻》或作。

【垣】

垣【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曰垣,高曰墉牆也。《釋名》援也。人所依阻,以爲援衞也。《詩·大雅》大師維垣。《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盡壤其館之垣,而納車馬焉。

星有上中下三垣。《史記·天官書》上垣太微宮垣十星,東垣北上相,名左掖門,西垣北上將,名右掖門。《唐書·權德輿傳》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中垣紫微宮垣十五星,左右掖與太微垣同。《湘山野錄》藝祖居潛日,爲趙普飮,居席左。搏怒曰:紫微垣一小星,居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帝右。下垣天市宮垣二十二星。《癸辛雜誌》揚州分野,正値天市垣,所以人多好市。

古邑名。《一統志》垣卽周召分陝處,宋攺曰垣曲。

東垣,秦縣。《史記·高帝紀》代相豨反,帝親征,豨將以東垣降,因攺曰眞定。

玉名。《騈雅》嬰垣,美玉。《山海經》羭次之山,其陽多嬰垣之玉。

姓。漢西河太守垣恭。

《集韻》胡官切,音桓。義同。亦作。

《易林》噂噂所言,莫如我垣。歡嘉堅固,可以長安。◎按言垣本元韻,安字宜叶音鴛。《正字通》垣攺音延,安音煙,則言字錯入先韻矣。

叶夷然切,音延。《劉楨·贈徐幹詩》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拘限淸切禁,中情無由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