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末城头斧柯烂

出自:清代·王鸣盛《江郎山》

拼音:[tài][mò][chéng][tóu,tou][fǔ][kē][là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江郎秀甲东南区,苍雄奇峻清而腴。
藏深伏奥閟幽胜,地僻终古谁爬梳。
有如世外隐君子,远离朝市潜蓬庐。
天公好事欲洗刷,遣我拄策来追摹。
太末城头斧柯烂,烟岚回首迷三衢。
突星狮石并巉削,登登一径穿箯舆。
俄瞻佛蠃帝青现,苍茫翠霭侵衣裾。
翔鹍舞凤羽翮奋,渴鳌怒鲸鬐鬣俱。
冈峦横侧各妍妙,金光黛色齐纷敷。
就中一峰势更斗,积铁壁立愁猿狙。
凌空拔起五千仞,旁无依倚孤云孤。
须臾擘开两丫髻,云风对起双吹嘘。
峰回路转态又变,分作铛脚交撑扶。
诡怪恍惚不可状,看来面面形模殊。
尖如剑铓出棱角,屹如笔架攒空虚。
如翘瑶簪卓玉笏,如插碧笋抽犀株。
如擎金盘露指掌,如排翠盖翻芙渠。
罗浮风雨乍离合,荆巫十二相萦纡。
池阳九华叠跗萼,匡庐五老轩眉须。
域中异境数不尽,瑰玮变幻兹不输。
山坳小憩灵石庙,断砌翳荟飞鼪鼯。
端然像设多好相,云珰霞佩衣五铢。
传闻江家三兄弟,于此鍊魄同跏趺。
功成坚苦化三石,乘风御气三茅如。
只今空濛烟雾窟,琼台璇馆仙所都。
云中招手一回顾,似叟非叟姝非姝。
参差伯仲肩背接,左提右挈山泽臞。
古苔斜罥缀缨珞,寿藤乱结垂珊瑚。
阳坡丛筠间秀木,清飙徐送吹笙竽。
瀑泉幽涧泻盘石,溅落匹练跳千珠。
蟆颐决决灌村疃,竹笕袅袅通香厨。
人家寂历散高下,架岩构壑勤耕锄。
日汲玉泓餐蛾绿,所恨生长不读书。
我谓如许正不俗,免教凡语名山污。
把茅盖顶会有日,谷可以退溪可愚。
仙坛閒把落花扫,不知仙翁许我无。

查看原文

注释

【城头】城墙上。
【斧柯】1.斧柄。 2.喻指权柄。 3.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4.山名。在广东省高要县﹐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柯烂】斧柄朽烂。用晋王质伐木入石室山典,喻时间久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太】

太【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

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

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

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亦作太。

【末】

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莫撥切《韻會》莫曷切《正韻》莫葛切,瞞入聲。《說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謂木杪也。《禮·曲禮》獻杖者執。末《玉篇》端也,顚也,盡也。《廣韻》無也,弱也,遠也。

終也。《書·立政》我則末惟成德之彥。

勿也。《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薄也。《左傳·昭十四年》三數叔魚之惡,不爲末減。

四肢曰末。《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

商賈曰末。《史記·秦琅邪頌》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太末,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會稽郡。

且末,國名。見《前漢·西域傳》。

山名。《山海經》末山多赤金。

姓。《統譜》秣陵之後改爲末氏。

《集韻》《正韻》莫狄切,音覓。《荀子·禮論篇》絲末。《註》與幦同。

叶莫結切,音蔑。《屈原·九歌》桂櫂兮蘭枻,冰兮積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叶沒各切,音莫。《蘇轍·偶作詩》重門閉不開,鳴鳥相呼樂。晨暉轉簾影,微風響秋末。

【城】

城【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姓。城渾。

司城,複姓。

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斧】

斧【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斫也。《釋名》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廣韻》神農作斤斧陶冶。《易·旅卦》得其資斧。《註》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詩·豳風》旣破我斧。《傳》隋銎曰斧。

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詩·苦寒歌》擔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註》天寒水凍,故斫氷作粥也。

仙名。《左思·蜀都賦》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註》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鉞斧,今儀仗中亦有之,其形圓如月然。《集韻》或作鈇。

【柯】

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歌。《說文》斧柄也。《詩·豳風》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

《倉頡篇》柯屬,槍梢也。

《爾雅·釋詁》柯,法也。

枝也。《謝靈運·鄴中集詩》傾柯引弱枝。

草莖也。《張衡·西京賦》濯靈芝以朱柯。

《方言》盂謂之柯。

木名。《廣志》柯木出廣南山谷閒,波斯家用爲船舫。

齊地名。《春秋·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姓。《韻會》吳公子柯隆之後。

叶于希切,音衣。《黃庭經》丹靑紫條翠靈柯,七蕤玉籥閑兩扉。蕤原字上从八作,不从艸。

【烂】

爛【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瀾去聲。《廣韻》火熟。《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

《廣韻》明也。《詩·鄭風》明星有爛。

《唐風》錦衾爛兮。

《大雅》爛其盈門。《史記·蕭何世家贊》何之勳爛焉。《司馬相如·子虛賦》明爛龍鱗。

《公羊傳·僖十九年》魚爛而亡。《註》魚爛從內發。

《司馬相如·上林賦》麗靡爛漫於前。《註》索隱曰:列女傳云:桀造爛漫之樂。《廣韻》本作爤。《集韻》與燗,煉同。

《正韻》離閑切,音闌。《楚辭·九章》曾枝剡棘圓果搏兮,靑黃雜糅文章爛兮。《韓愈·江漢詩》凄風結衝波,狐裘能禦寒。終宵處幽室,華燭光爛爛。◎按集韻類篇別作。亦作爤。

相关诗句
不知仙翁许我无 仙坛閒把落花扫 谷可以退溪可愚 把茅盖顶会有日 免教凡语名山污 我谓如许正不俗 所恨生长不读书 日汲玉泓餐蛾绿 架岩构壑勤耕锄 人家寂历散高下 竹笕袅袅通香厨 蟆颐决决灌村疃 溅落匹练跳千珠 瀑泉幽涧泻盘石 清飙徐送吹笙竽 阳坡丛筠间秀木 寿藤乱结垂珊瑚 古苔斜罥缀缨珞 左提右挈山泽臞 参差伯仲肩背接 似叟非叟姝非姝 云中招手一回顾 琼台璇馆仙所都 只今空濛烟雾窟 乘风御气三茅如 功成坚苦化三石 于此鍊魄同跏趺 传闻江家三兄弟 云珰霞佩衣五铢 端然像设多好相 断砌翳荟飞鼪鼯 山坳小憩灵石庙 瑰玮变幻兹不输 域中异境数不尽 匡庐五老轩眉须 池阳九华叠跗萼 荆巫十二相萦纡 罗浮风雨乍离合 如排翠盖翻芙渠 如擎金盘露指掌 如插碧笋抽犀株 如翘瑶簪卓玉笏 屹如笔架攒空虚 尖如剑铓出棱角 看来面面形模殊 诡怪恍惚不可状 分作铛脚交撑扶 峰回路转态又变 云风对起双吹嘘 须臾擘开两丫髻 旁无依倚孤云孤 凌空拔起五千仞 积铁壁立愁猿狙 就中一峰势更斗 金光黛色齐纷敷 冈峦横侧各妍妙 渴鳌怒鲸鬐鬣俱 翔鹍舞凤羽翮奋 苍茫翠霭侵衣裾 俄瞻佛蠃帝青现 登登一径穿箯舆 突星狮石并巉削 烟岚回首迷三衢 太末城头斧柯烂 遣我拄策来追摹 天公好事欲洗刷 远离朝市潜蓬庐 有如世外隐君子 地僻终古谁爬梳 藏深伏奥閟幽胜 苍雄奇峻清而腴 江郎秀甲东南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