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裘渐敝阅人多

出自:元代·圆至《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拼音:[hēi][qiú][jiàn,jiān][bì][yuè][rén][duō]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
绛帐未悬知己少,黑裘渐敝阅人多
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
莫对饭盘嗔苜蓿,桑榆虽暖易蹉跎。

查看原文

注释

【黑裘】紫貂皮制成的裘。
【阅人】1.观看人;观察人。 2.引申指检查;审察。 3.指给人看相。语本《汉书.王吉贡禹等传序》:"君平(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4.与人交往,结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黑】

黑【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呼北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得切,音潶。《說文》火所熏之色也。韓康伯曰:北方隂色。《釋名》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易·說卦》坤其於地也爲黑。《書·禹貢》兗州,厥土黑墳。《禮·檀弓》夏后氏尚黑。

水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滇池縣有黑水祠。

黑齒,國名。《楚辭·招魂》雕題黑齒。

地名。《左傳·宣六年》公會晉侯宋公于黑壤。

黑子,今所謂黶子也。《前漢·高帝紀》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賈誼傳》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

《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註》黍曰黑。

《詩·小雅》以其騂黑。《傳》黑,羊豕也。

姓。周有黑肱,黑胎。

叶鬩各切,音壑。《史記·龜筴傳》天出五色,以辨白黑。地生五穀,以知善惡。

【裘】

裘【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玉篇》皮衣也。《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披裘公,人名。《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菟裘,地名。《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註》在梁父縣南。

裘氏,亭名。《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姓。《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集韻》渠竹切,音鞠。義同。

《韻補》渠之切,叶音其。《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說文》作。

【渐】

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側銜切,音。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集韻》子艷切,音。漸洳,溼貌也。

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

【敝】

敝【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毘祭切,音幣。《說文》帗也。一曰敗衣也。《玉篇》與㡀同。《詩·鄭風》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

《玉篇》壞也。《易·井卦》甕敝漏。

《禮·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釋文》棄也。

《左傳·僖十年》敝於韓。《註》敝,敗也。

《左傳·襄九年》以敝楚人。《註》敝,罷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筋欲敝之敝。《疏》筋之椎打嚼齧,欲得勞敝。

姓。《廣韻》齊有敝無存。

與蔽通。《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長其畏而薄其敝。《註》敝,讀爲蔽塞之蔽,謂弓人所握持者。《疏》畏,謂柎之上下。敝,謂人所握持手蔽之處。

《集韻》部弭切,音埤。敝跬,用力貌。

《集韻》蒲結切,音蹩。《詩·國風》敝苟在梁。徐邈讀。

《正韻》必弊切,音瞥。《前漢·東方朔傳》主自執宰敝膝。《註》師古曰:敝膝,賤者之服。敝與蔽同。

《韻補》叶筆別切。《老子·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敝。《玉篇》或作。俗作弊。

【阅】

閱【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正韻》魚厥切,車馬。

《說文》一曰察也。出門者,察而數之也。《博雅》閱,數也。《左傳·襄九年》商人閱其禍敗之釁。《註》閱,猶數也。

《正韻》閱其事。

《呂練核實。

《正韻》歷也。《前漢·文帝紀》閱天下之義理多矣。《註》閱,猶更歷也。

《車千秋傳》無伐閱功勞。《師古註》閱,經歷也。

《廣韻》閥閱也。《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積日曰閱。《後漢·章帝紀》或起甽畝,不繫閥閱。《註》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門地。

《韻會》買賣損價也。《荀子·修身篇》良價不爲折閱不市。《註》折閱,謂損其所賣物價也。

容也。《詩·邶風》我躬不閱。《傳》閱,容也。

《曹風》蜉蝣掘閱。《傳》閱,容閱也。《箋》掘閱,掘地解閱。謂其始生時也。

稟也。《老子·道德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註》閱,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

遂也。《爾雅·釋宮》桷直而遂,謂之閱。《註》謂五架屋際椽正相當。《疏》屋椽,長直而遂達,五架屋際者名閱。

《正韻》觀也。

人名。《左傳·僖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閱來聘。

《襄九年》華閱。《註》華閱,宋臣華元子。《史記·田敬仲世家》公孫閱謂成侯忌曰:公何不謀伐魏。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多】

多【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朵平聲。《爾雅·釋詁》衆也。《詩·小雅》謀夫孔多。《增韻》不少也。《易·謙卦象傳》君子以裒多益寡。《禮·表記》取數多者,仁也。

勝也。《禮·檀弓》曾子曰:多矣乎予出祖者。《註》曾子聞子游喪事有進無退之言,以爲勝于已之所說出祖也。《史記·高帝紀》臣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刻求也。《左傳·僖七年》後之人將求多于汝,汝必不免。

稱美也。《前漢·袁盎傳》諸公聞之皆多盎。《後漢·馮異傳》諸將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帝以此多之。

戰功曰多,見《周禮·夏官·司勲》。

荒俗呼父爲阿多。《唐書·德宗紀》正元六年,回紇可汗謝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姓。漢多軍,多卯,宋多岳。

梵語吃栗多,華言賤人。底栗多,華言畜生。

樹名。貝多樹,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冬不凋,見《酉陽雜俎》。

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株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采用之。見《西域記》。

叶都牢切,音刀。《蘇轍·巫山廟詩》歸來無恙無以報,山下麥熟可作醪。神君尊貴豈待我,再拜長跪神所多。

《詩·魯頌》享以騂犧,是饗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傳,犧,虛宜虛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當何二反。字彙專叶音趨,不知詩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虛宜切之犧,牛奇切之宜,則當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貲。若从下多字叶,則犧叶虛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韻止攝,一在歌韻果攝,《字彙》叶逡須切,音趨,錯入虞韻遇攝,《正字通》譏《字彙》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錯入虞韻,幷不知一反也。《說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也,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