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焉之

出自:魏晋·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拼音:[wǒ][yǒu][yān][zhī]

平仄:仄仄平平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
朝游高原,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顾眄俦侣。
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俯仰优游。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
陟彼高冈,言刈其楚。
嗟我征迈,独行踽踽。
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
陟彼高冈,言刈其杞。
嗟我独征,靡瞻靡恃。
仰彼凯风,载坐载起。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
奕奕素波,转此游鳞。
伊我之劳,有怀遐人。
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
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思欲登仙,以济不朽。
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
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徒恨永离,逝彼路长。
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
南凌长阜,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俯引渊鱼。
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
怨彼幽絷,室迩路遐。
虽有好音,谁与清歌。
虽有姝颜,谁与发华。
仰讯高云,俯托轻波。
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山鸟群飞。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乘风高逝,远登灵丘。
托好松乔,携手俱游。
朝发太华,夕宿神州。
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
含道独往,弃智遗身。
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
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万物为一,四海同宅。
与彼共之,予何所惜。
生若浮寄,暂见忽终。
世故纷纭,弃之八戎。
泽雉虽饥,不愿园林。
安能服御,劳形苦心。
身贵名贱,荣辱何在。
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查看原文

字义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友】

友【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㕛立則樂,相下不厭,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善于兄弟爲友。《書·君》惟孝友于兄弟。

凡氣類合同者皆曰友。《司馬光·潛虛》醜,友也。天地相友,萬彙以生。日月相友,羣倫以明。風雨相友,艸木以榮。君子相友,道德以成。

《韻補》叶羽軌切,音洧。《前漢·禮樂志天馬歌》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匹,龍爲友。

【焉】

焉【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嫣。《說文》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廣韻》鳥雜色。《禽經》黃鳳謂之焉。

《玉篇》安也,疑也。《廣韻》何也。《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註》索隱曰。漢書作閼逢。

山名。《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國名。《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音䗡。《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易·坤卦》爲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廣韻》語助。《詩·邶風》已焉哉。

《鄘風》終焉允臧。

《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註》焉,猶於也。

《正韻》延知切,音夷。《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釋文》焉,劉音夷。《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一謂夷發聲。◎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正字通》云: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焉,語助也。當如字讀。讀作夷,非。《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

《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音蔫。《廣韻》安也。

不言也。

叶於堇切。《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夜托燭明,李吾絕焉。《讀書通》焉通作案。禮三年問:焉使倍之。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䗡。韻會因之。今从玉篇、廣韻讀嫣。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相关诗句
纵心无悔 贵得肆志 荣辱何在 身贵名贱 劳形苦心 安能服御 不愿园林 泽雉虽饥 弃之八戎 世故纷纭 暂见忽终 生若浮寄 予何所惜 与彼共之 四海同宅 万物为一 归之自然 至人远鉴 逐物不还 流俗难悟 怡志养神 长寄灵岳 何求于人 寂乎无累 弃智遗身 含道独往 远游可珍 琴诗自乐 聊以忘忧 弹琴咏诗 夕宿神州 朝发太华 携手俱游 托好松乔 远登灵丘 乘风高逝 能不永叹 佳人不存 其馨若兰 仰慕同趣 谁与鼓弹 鸣琴在御 莫与交欢 旨酒盈樽 组帐高褰 微风动袿 朗月照轩 闲夜肃清 谁与尽言 郢人逝矣 得鱼忘筌 嘉彼钓叟 游心太玄 俯仰自得 手挥五弦 目送归鸿 垂纶长川 流磻平皋 秣马华山 息徒兰圃 怆矣其悲 愿言不获 如渴如饥 思我良朋 日夕忘归 驾言出游 山鸟群飞 鱼龙瀺灂 奋荣扬晖 萋萋绿林 带我邦畿 浩浩洪流 永啸长吟 心之忧矣 思我所钦 感悟驰情 顾俦弄音 交交黄鸟 吹我素琴 习习谷风 布叶垂阴 春木载荣 息彼长林 轻车迅迈 抱恨山阿 乘流远遁 俯托轻波 仰讯高云 谁与发华 虽有姝颜 谁与清歌 虽有好音 室迩路遐 怨彼幽絷 俯仰咨嗟 凌高远盻 其乐只且 盘于游田 俯引渊鱼 仰落惊鸿 北厉清渠 南凌长阜 载我轻车 携我好仇 顾盻生姿 凌厉中原 蹑景追飞 风驰电逝 右接忘归 左揽繁弱 丽服有晖 良马既闲 徙倚彷徨 瞻仰弗及 逝彼路长 徒恨永离 一苇可航 谁谓河广 隔兹山梁 我友焉之 仰顾我友 缆辔踟蹰 以济不朽 思欲登仙 孰云其寿 百年之期 天地长久 人生寿促 不遐有害 言念君子 岂无颠沛 虽曰幽深 袭彼萧艾 弃此荪芷 舍我远迈 所亲安在 寔钟所亲 寤言永思 有怀遐人 伊我之劳 转此游鳞 奕奕素波 扇彼轻尘 穆穆惠风 载坐载起 仰彼凯风 靡瞻靡恃 嗟我独征 言刈其杞 陟彼高冈 言息其沚 泳彼长川 涕泣如雨 仰彼凯风 独行踽踽 嗟我征迈 言刈其楚 陟彼高冈 言息其浒 泳彼长川 俯仰优游 咀嚼兰蕙 容与清流 交颈振翼 夕宿中洲 朝游高原 啸侣命俦 鸳鸯于飞 优游容与 俛仰慷慨 顾眄俦侣 邕邕和鸣 夕宿兰渚 朝游高原 肃肃其羽 鸳鸯于飞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