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颈慕大庭

出自:魏晋·嵇康《述志诗二首 其一》

拼音:[yán][jǐng,gěng][mù][dà,dài,tài][tíng]

平仄:平仄仄仄平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
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
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
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
殊类难遍周,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
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
逝将离群侣,杖策追洪崖。
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
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
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
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查看原文

注释

【延颈】1.伸长头颈。 2.引申指仰慕,渴望。 3.长颈。 4.古地名。
【大庭】1.亦作"大廷"。 2.外朝之廷。 3.指朝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延】

延【寅集下】【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綖。《說文》長行也。

《廣韻》進也。《禮·射義》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儀禮·覲禮》者延之曰升。《註》從後詔禮曰延。延,進也。

《爾雅·釋詁》長也。《揚子·方言》延永,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施於衆長謂之永。《班固·西京賦》歷十二之延祚。

《廣韻》遠也。《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

《爾雅·釋詁》也。

《正韻》納也。《前漢·公孫弘傳》弘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

《集韻》及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

《廣韻》稅也,言也。

《韻會》遷延也,淹久貌。《左傳·襄十四年》晉人謂之遷延之役。《註》遷延,却退也。《張衡·西京賦》遷延邪睨。《註》李善曰:遷延,引身也。

盤屈曰宛延。《揚雄·甘泉賦》颺翠氣之宛延。《註》宛延,長曲貌。

《爾雅·釋詁》閒也。《疏》謂閒。今墓道也。《左傳·隱元年隧而相見註》隧若今延道。

《韻會》州名。漢高奴縣,後魏置延州。

地名。《左傳·隱元年》至於廩延。《註》廩延,鄭邑。留酸棗縣北有延津。

《昭二十七年》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註》季子本封延陵,後復封州來,故曰延州來。

《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居延縣。《註》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爲流沙。

姓。《後漢·延篤傳》篤,南陽人,爲京兆尹。

《集韻》以淺切,音演。冕上覆也。《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集韻》或作綖。

《廣韻》于線切《集韻》《韻會》延面切,音羨。《集韻》延,及也。《張衡·西京賦》重閨幽闥,轉相踰延。望䆗窱以逕庭,渺不知其所返。《註》延言互相周通。

【颈】

頸【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說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

凡物之領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

《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凶。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註》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

《廣韻》巨成切,音。義同。

【慕】

慕【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莫故切,音暮。《說文》習也,愛而習翫模範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慕藺相如之爲人,更名相如。

思也。《禮·檀弓》其往也如慕。

係戀不忘也。《孟子》大孝終身慕父母。

姓。

慕容,複姓。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庭】

庭【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宮中也。《玉篇》庭,堂階前也。《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官名。《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夭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

《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旣庭且碩。

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

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洞庭,湖名。《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

山名。《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濳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爲地脉。

山庭。《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註》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斗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

《集韻》他定切,音聽。《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叶徒陽切,音近長。《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煒煌。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